古诗句

沙鸥掠岸去

诗句
沙鸥掠岸去
拼音
 shā ōu lüè àn qù
平仄
平平仄仄仄
韵脚
上声六语、去声六御
上一句
亭虚野兴回
下一句
溪水上阶来

「沙鸥掠岸去」出自:《中书相公谿亭闲宴依韵(李建勋)》

雨霁秋光晚,亭虚野兴回。沙鸥掠岸去,溪水上阶来。
客傲风欹帻,筵香菊在杯。东山长许醉,何事忆天台。

「沙鸥掠岸去」作者: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

「沙鸥掠岸去」辞典释义

◎ 沙鸥的意思

⒈  栖息于沙滩、沙洲上的鸥鸟。

唐 孟浩然 《夜泊宣城界》诗:“离家復水宿,相伴赖沙鸥。”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清 黄景仁 《过高淳湖水新涨舟行芦苇上十余里》诗:“如云帆影去復来,似雪沙鸥聚还散。”

◎ 掠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掠·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唐韻】離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力灼切,音略。【說文】奪取也。【廣韻】抄掠,劫人財物也。【戰國策】掠於郊野,以足軍食。通作略。亦作剠。或作擽。
【增韻】捎取也,拂過也。
書法長撇古名掠。【柳宗元曰】掠左出而鋒欲輕。
【廣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音亮。亦奪取也。【左傳·襄十一年】禁侵掠。
【昭二十年】輸掠其聚。【前漢·高帝紀】所過毋得鹵掠。
搒笞也,治也。【禮·月令】毋肆掠,止獄訟。【註】掠謂捶治人。【前漢·萬年傳】下獄掠治。

◎ 岸的意思

【寅集中 • 山】岸·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音犴。【說文】水厓而高者。【爾雅·釋地】望厓洒而高岸。【註】厓峻而水深曰岸。【詩·衞風】淇則有岸。【小雅】高岸爲谷。
階也。【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註】襄,高也。岸,殿階也。
魁岸,雄傑也。【前漢·江充傳】爲人魁岸。【註】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唐書·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
道岸。【詩·大雅】誕先登于岸。【註】道之極至處也。
露額曰岸。【後漢·馬援傳】帝岸幘見援。
獄名。【詩·小雅】宜岸宜獄。【註】鄕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韓詩作犴。

◎ 去的意思

【子集下 • 厶】去·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
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
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
【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
【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左傳·僖十五年】秦伯伐晉。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

总述:诗句沙鸥掠岸去出自《中书相公谿亭闲宴依韵(李建勋)》。作者是唐朝诗人徐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