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何人错忆穷愁日

诗句
何人错忆穷愁日
拼音
 hé rén cuò yì qióng chóu rì
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
入声四质
上一句
有时颠倒著衣裳
下一句
愁日愁随一线长

「何人错忆穷愁日」出自:《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欲知趋走伤心地,
正想氛氲满眼香。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
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麒麟不动炉烟上,
孔雀徐开扇影还。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
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

「何人错忆穷愁日」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何人错忆穷愁日」辞典释义

◎ 何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何·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5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 人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人·康熙筆画:2·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 错的意思

【戌集上 • 金】错·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8

〔古文〕䥘【唐韻】【集韻】倉各切【韻會】淸各切【正韻】七各切,音厝。【說文】金涂也。【前漢·食貨志】錯刀,以黃金錯其文,一刀直五千,與五銖錢行。【註】錯刀,王莽錢。【張衡詩】何以贈之金錯刀。
【詩·大雅】簟茀錯衡。【傳】錯衡,文衡也。【史記·趙世家】剪髮文身,錯臂左衽。【註】錯臂亦文身,謂以丹靑錯畫其臂。
【玉篇】鑢也。【書·禹貢】錫貢磬錯。【疏】治玉石曰錯。磬有以玉爲之者,磬錯,謂治磬錯也。
【正韻】厲石也。【詩·小雅】他山之石,可以爲錯。【傳】錯,石也,可以琢玉。【釋文】錯,厲石也。
【玉篇】雜也。【書·禹貢】厥賦惟上上錯。【傳】錯,雜出。【疏】交錯是閒雜之義,故錯爲雜也。
亂也。【尚書·孔安國序】錯亂磨滅,勿可復知。
【易·繫辭】錯綜其數。【疏】錯謂交錯。【禮·文王世子】禮樂交錯于中。
【祭義】不錯則隨。【註】錯,鴈行也。父黨隨行,兄黨鴈行。【詩·小雅】獻醻交錯。【傳】東西爲交,邪行爲錯。
【集韻】乖也。【增韻】舛也,誤也。【五代史·羅紹威傳】帥魏博牙軍驕恣,盡殺之,由此勢弱,曰:聚六州四十二縣鐵,鑄一个錯不成。【註】借義,喻錯悞也。
【前漢·五行志】宣元之後,劉向治穀梁春秋,數其旤福,傳以洪範,與仲舒錯。【註】錯,謂牴牾不合也。
【廣韻】厠也,言相閒厠也。
【禮·中庸】辟如四時之錯行。【朱註】錯,猶迭也。
【易·離卦】履錯然。【註】錯然,敬愼之貌。
【馬融·廣成頌】嵎峗錯崔。【註】錯崔,高峻貌。
【山海經】帶山有獸,其狀如馬,一角,有錯。【註】言角有甲錯也。
神名。【後漢·禮儀志】錯斷食巨。【註】逐疫之神也。
姓。【廣韻】宋太宰之後。
人名。【史記·高祖功臣年表】稾侯錯。【索隱註】漢表作鍇,音揩。
蟲名。【字彙補】莎雞,幽州人謂之蒲錯。
與厝通。【前漢·地理志】五方雜厝,風俗不純。【註】厝、錯古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倉故切,音措。【集韻】金塗謂之錯。亦姓。本作䥄。
【博雅】藏也。
【楚辭·九章】萬民之生,各有所錯兮。【註】錯,安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展采錯事。【註】展其官職,設厝其事業也。錯,音措。
【易·繫辭】苟錯諸地,而可矣。【疏】錯,置也。【釋文】錯,音措。【史記·周本紀】成康之際,天下安寧,錯四十餘年不用。【註】錯,置也。
【史記·張儀傳】秦魏之交,可錯矣。【註】錯,停止也。音措。
【後漢·寒朗傳】二人錯愕不能對。【註】錯,七故反。錯憚,猶倉卒也。
【揚子·方言】滅也。周秦曰錯。【註】音酢。
與醋同。【管子·弟子職】置醬錯食。
【集韻】七約切,音碏。物理麤也。

◎ 忆的意思

【卯集上 • 心】忆·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3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增韻】古作意,誤。

◎ 穷愁的意思

⒈  穷困愁苦。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然 虞卿 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於后世云。”
《汉书·王莽传下》:“四方皆以飢寒穷愁起为盗贼。”
唐 李嘉祐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诗:“祗有同时驄马客,偏宜尺牘问穷愁。”
清 刘大櫆 《赠张絅儒序》:“雕虫篆刻,必出於山林放废穷愁之士之所为。”
臧克家 《飞》诗:“多数人叫苦,穷愁,一步一步逼到了生的尽头。”

◎ 日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日·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总述:诗句何人错忆穷愁日出自《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