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朱门此夜过

诗句
朱门此夜过
拼音
 zhū mén cǐ yè guò
平仄
平平仄仄仄
韵脚
下平五歌、去声二十一个
上一句
白阁他年别
下一句
疏帘留月魄

「朱门此夜过」出自:《街西池馆》

白阁他年别,朱门此夜过。疏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
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国租容客旅,香熟玉山禾。

「朱门此夜过」作者: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党令孤楚的赏识,被任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时,受到令孤楚的儿子令孤绹的赞誉,中进士。次年受到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的宠爱,…

「朱门此夜过」辞典释义

◎ 朱门的意思

⒈  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背朝华於朱门,保恬寂乎蓬户。”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明 李攀龙 《平凉》诗:“惟餘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帝子家。”
清 吴伟业 《芦州行》:“金戈铁马过江来,朱门大第谁能顾。”

◎ 此的意思

【辰集下 • 止】此·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 夜的意思

【丑集下 • 夕】夜·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古文〕【唐韻】羊謝切【集韻】【韻會】寅謝切【正韻】寅射切,耶去聲。日入爲夜,與晝對。【夏小正】時有養夜。【註】猶言永夜也。【周禮·秋官·司寤氏】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衞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漢制,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惟元夜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
宣夜,窺天之器。【蔡邕·釋誨】言天體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
夜明,祭月之坎。【禮·祭法】夜明,祭月也。
武宿夜,武舞曲名。【禮·祭統】舞莫重於武宿夜。
子夜,晉曲名。【樂府·解題】昔女子名子夜者造此聲,其聲甚哀。
國名。西夜,去長安萬三百五十里,見【前漢·西域傳】。
夜郞,在播州。見【蜀記】。
【史記·夏本紀】桀鑿池爲夜宮。
使夜,漢宮官名,見【外戚傳】。
不夜,城名,在西夏。【杜甫詩】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邵氏聞見錄】無風塞,不夜城,西夏有其地,王詔經略西邊至其處。【齊地記】齊有不夜城,古者有日夜照于東境,萊子立此城,以不夜爲名。
墓穴曰夜臺,一曰長夜。【古詩】築此長夜室。
嘉夜,草名。【前漢·禮樂志郊祀歌】俠嘉夜,蘭芳。【註】俠挾同。嘉夜,芳草也。【楊愼·轉注】作液,非。
姓,見【通志】。
【集韻】夷益切,音亦。東海縣名。
他歷切,音惕。列子湯問篇,師曠方夜擿耳,俛首而聽之,弗聞其聲,見【古今轉注】。
通御韻。【屈原·離騷】吾令鳳凰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飄風屯其相離兮,率雲霓而來御。
古通箇韻。【琳·武庫賦】千徒縱唱,億夫求和,聲訇隱而動山,光赫赫以燭夜。字書作叶,非。
叶羊洳切,音豫。【詩·唐風】夏之日,冬之夜。叶下居,居音倨。
叶以灼切,音龠。【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叶下惡。【說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省聲,亦作。

◎ 过的意思

【酉集下 • 辵】过·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9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卦名。易大過,小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㵎名。【詩·大雅】溯其過㵎。
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总述:诗句朱门此夜过出自《街西池馆》。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商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