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朝吟枯桑柘

诗句
朝吟枯桑柘
拼音
 cháo yín kū sāng zhè
平仄
平平平平仄
韵脚
去声二十二祃
上一句
啮丝无馀衣
下一句
暮泣空杼机

「朝吟枯桑柘」出自:《赠韩郎中愈》

何以定交契,赠君高山石。何以保贞坚,赠君青松色。
贫居过此外,无可相彩饰。闻君硕鼠诗,吟之泪空滴。
硕鼠既穿墉,又啮机上丝。穿墉有闲土,啮丝无馀衣。
朝吟枯桑柘,暮泣空杼机。岂是无巧妙,丝断将何施。
众人尚肥华,志士多饥羸。愿君保此节,天意当察微。
前日远别离,今日生白发。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
常恐百虫秋,使我芳草歇。

「朝吟枯桑柘」作者: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早年隐居河南嵩山。后两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五十岁时任溧阳县尉,由于抱负不得施展,便放迹山林间,吟诗度日,以致公务多废,县令便另委他人代行职务,并把他的俸禄减去一半,不久…

「朝吟枯桑柘」辞典释义

◎ 朝的意思

【辰集上 • 月】朝·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古文〕晁【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陟遙切,音昭。【說文】旦也。从倝舟聲。【爾雅·釋詁】朝,早也。【詩·鄘風】崇朝其雨。【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爲終朝。
朝鮮,國名。
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唐日本人朝衡。漢鼂錯,亦作朝。
【廣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音潮。【爾雅·釋言】陪朝也。【註】臣見君曰朝。【書·舜典】羣后四朝。【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註】朝,猶早也。欲其來之早。【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門內,謂之燕朝。其二是路門外之朝,謂之治朝。其三是臯門之內,庫門之外,謂之外朝。
【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同類往見亦曰朝。【史記·司馬相如傳】臨邛令謬爲恭敬,日往朝相如。
郡守聽事亦曰朝。【後漢·劉寵傳】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
【集韻】追輸切,音株。朝那,縣名。
【韻補】叶陳如切。【急就章】向夷吾竺諫朝。【易林】赤帝懸車,廢職不朝。叔帶之災,居於氾廬。
叶蚩於切。【王逸·九思】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心勤渠。魂煢煢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終朝。
叶張流切。【韓愈·祭員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遊。草木之春,鳥鳴之朝。
叶株遇切。【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遭文叡聖,屢抗其疏。
叶直照切。【陸雲·夏府君誄】旣其績,英風彌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頻繁帷幄,祇承皇耀。
叶直祐切。【韋孟·在鄒詩】微微小子,旣耇且陋。豈不牽位,穢我王朝。

◎ 吟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吟·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4

〔古文〕唫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音切,音崟。【說文】呻也。【廣韻】歎也。
【增韻】哦也,咏也,鳴也。【莊子·德充符】倚樹而吟。【戰國策】晝吟宵哭。【楚辭·漁父】行吟澤畔。【荀子·不苟篇】盜跖吟口。【註】吟咏長在人口也。【後漢·梁冀傳】口吟舌言。【註】謂語吃不能明了。
姓。【正字通】唐嘉州刺史吟約。
音含。【前漢·郊祀歌】靈安留,吟靑黃。【註】服虔曰:吟音含。○按師古云:服說非也。吟,歌誦也,靑黃,四時之樂也。然服有此音,今存之。
【集韻】牛錦切,音僸。【揚雄·解嘲】蔡澤雖噤吟,而笑唐舉。【註】師古曰:噤吟,頷頤之貌。吟,魚錦反。
【集韻】宜禁切,音。長咏也。【韓愈·同宿聮句】白鶴叫相喑。喑或作吟,吟去聲。
音噤。【史記·淮隂侯傳】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註】吟,巨蔭反。
音琴。亦見【史記·淮隂侯傳索隱註】。【說文】或作䪩訡。【集韻】亦作欽。

◎ 枯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枯·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音刳。【說文】槀木也。【史記·諸侯表】摧枯朽者易爲力。
【周禮·天官·鄭註】童枯不稅。【疏】山林不茂爲童,山澤無水爲枯。
【集韻】後五切,音戸。竹名。通作楛。詳楛字註。
叶苦禾切,音科。【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

◎ 桑柘的意思

⒈  桑木与柘木。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元 张养浩 《寨儿令·绰然亭独坐》曲:“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⒉  指农桑之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
清 黄宗羲 《郑兰生八十寿序》:“先生沉名於桑柘,弋者何慕。”

总述:诗句朝吟枯桑柘出自《赠韩郎中愈》。作者是唐朝诗人孟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