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牢落岁华晏

诗句
牢落岁华晏
拼音
 láo luò suì huá yàn
平仄
平仄仄平仄
韵脚
去声十五翰、去声十六谏
上一句
何况旧乡邻
下一句
相怜客中贫

「牢落岁华晏」出自:《客途逢乡人旋别》

惊鸿一断行,天远会无因。无因忽相会,感叹若有神。
我乡路三千,百里一主人。一宿独何恋,何况旧乡邻。
牢落岁华晏,相怜客中贫。迎霜君衣暖,与我同一身。
谁在天日下,此生能不勤。青萍寄流水,安得长相亲。
明发更远道,山河重苦辛。

「牢落岁华晏」作者: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

「牢落岁华晏」辞典释义

◎ 牢落的意思

⒈  犹寥落。稀疏零落貌;零落荒芜貌。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烂熳远迁。”
李善 注:“牢落陆离,羣奔走也。牢落,犹辽落也。”
晋 左思 《魏都赋》:“伊 洛 榛旷, 崤 函 荒芜, 临菑 牢落, 鄢 郢 丘墟。”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天星牢落鸡喔咿,僕夫起餐车载脂。”
唐 罗邺 《仆射陂晚望》诗:“田园牢落东归晚道路辛勤北去长。”
清 李重华 《拟魏武帝纪行》:“秦 原莽牢落,空舍无炊烟。”

⒉  孤寂;无聊。

晋 陆机 《文赋》:“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
唐 张九龄 《自彭蠡湖初入江》诗:“牢落谁相顾逶迤日自愁更将心问影,於役復何求?”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出京南来,避地 江 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乐天 久居江乡,牢落殊甚,下官常切怀抱。”
清 陈学洙 《与缪天自夜话》诗:“牢落萧斋病后身,灯前款款话相亲。”

◎ 岁的意思

【辰集下 • 止】岁·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9

〔古文〕亗【唐韻】相銳切【集韻】須銳切,音帨。【釋名】歲,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歲者,遂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書·洪範】五紀,一曰歲。【傳】所以紀四時。【又】王省惟歲。【傳】王所省職,兼總羣吏,如歲兼四時。
星名。【爾雅·釋天】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郭註】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歷志》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歲星十二歲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又】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疏】此太歲在地,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歲星右行於天,一歲移一辰,十二歲一小周,千七百二十八年一大周。太歲左行於地,一與歲星跳辰,年數同。歲星爲陽人之所見,太歲爲隂人所不覩,故舉歲星以表太歲。歲星與日同次之月,一年之中惟於一辰之上爲法。若元年甲子朔旦冬至,日月五星俱赴於牽牛之初,是歲星與日同次之月。十一月斗建子,子有太歲,至後年,歲星移向子上,十二月日月會於枵。十二月斗建丑,丑有太歲。推此已後皆然。
歲星木會在東方,爲靑龍之象,天之貴神福德之星,所在之國必昌。
【史記·天官書】歲星,一曰攝提,曰重華,曰應星,曰紀星,營室爲淸廟,歲星廟也。【孝經·鉤命決】歲星守心年穀豐。【左傳·昭三十二年】史墨曰:越得歲而吳伐之,必受其凶。
【岳珂·桯史】今星家以太歲爲凶星。【王充·論衡】抵太歲凶,負太歲亦凶。抵太歲名曰歲下,負太歲名曰歲破。
年穀之成曰歲。【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杜註】歲,年穀也。【前漢·武帝詔】爲歲事曲加禮。
周制有歲計、歲會。【周禮·春官】職歲。【註】主歲計者。【又】歲終,則令百官各正其治,受其會。三歲則大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又】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史記·天官書】臘之明日曰初歲。【四民月令】亦曰小歲。
始歲曰獻歲。【楚辭·招魂】獻歲發春。【註】獻,進也。歲始來進,春氣奮揚也。
【東京夢華錄】除夕夜,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風土記】除夜祭先,竣事,長幼聚飮,祝頌而散,謂之分歲。
【蘇軾·饋歲詩序】蜀中値歲晚閒遺,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爲別歲。
萬歲,山名。在桂陽。【水經注】萬歲山生靈壽木,溪下卽千秋水。水側居民號萬歲村。
水名。【伏琛·三齊略記】曲城、齊城東有萬歲水,水北有萬歲亭。
湖名。【廣輿記】萬歲湖,在建昌府南豐縣。
宮名。【三輔黃圖】汾陽有萬歲宮。
木名。【爾雅·釋木疏】杻一名檍,今宮園種之,名萬歲木,取名於億萬也。
【集韻】相絕切,音雪。義同歱。【曹植·平原公主誄】城闕之詩,以日喩歲。况我愛子,神光長滅。歲亦讀雪。
【集韻】蘇臥切,音䐝。䮑歲,穀名。【說文】从步戌聲。律歷書名五行爲五步。一說从步者,躔度之行,可推步也。从戌者,木星之精,生於亥,自亥至戌而周天。戌與歲亦諧聲,別作嵗、歳,非。

◎ 华的意思

【申集上 • 艸】华·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古文〕䔢【唐韻】戸花切【集韻】胡瓜切,音划。【書·舜典】重華協于帝。【傳】華謂文德。
【禮·檀弓】華而睆。【疏】凡繪畫,五色必有光華,故曰華畫也。
【廣韻】草盛也。
粉也。【曹植·洛神賦】鉛華弗御。
髮白也。【後漢·陳蕃傳】蹇諤之操,華首彌固。
華林,園名。【魏志】芳林園卽今華林園。
地名。【戰國策】說趙王于華屋之下。【史記·秦本紀註】華陽,地名。【吳志·孫皓傳】皓舉大衆出華里。
【水經注】河水東南徑華池。
華表。【古今註】堯設誹謗木,今之華表。
星名。【晉書·天文志】大帝九星曰華蓋。
【韻會】胡化切,音話。【書·禹貢】至于太華。【爾雅·釋山】華山,爲西嶽。
姓。【潛夫論】華氏子,姓也。【通志·氏族略】宋戴公子者,食采于華,因氏焉。
【司馬相如·上林賦】華楓枰櫨。【註】華皮可以爲索。
【集韻】呼瓜切,音譁。【禮·曲禮】爲國君者華之。【註】華,中裂之,不四拆也。【爾雅·釋木】瓜曰華之。
與花同。【爾雅·釋草】華,荂也。【揚子·方言】齊楚之閒或謂之華,或謂之荂。【佩觿集】華有戸瓜,呼瓜二翻,俗別爲花。
【韻補】呼戈切。【邊讓·章華賦】體迅輕鴻,榮曜春華。進如浮雲,退如激波。
胡戈切。【徐鍇·說文繫傳】華,本音和,故今人謂華表爲和表。【棗據詩】矯足登雲閣,相伴步九華。徙倚憑高山,仰攀桂樹柯。
【詩·本音】灼灼其華。【註】音敷。【考】《詩》如常棣之華,顏如舜華,維常之華,叶車韻。隰有荷華,叶下都韻。黍稷方華,叶下途韻,凡七見,皆讀敷。
【唐韻古音】亦音敷。郭璞曰:江東謂華爲敷。陸德明曰:古讀華如敷,不獨江東也。漢光武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必得隂麗華。
【韻會】苦蛙切【正韻】枯瓜切,音誇。不正也。或作蕐。詳䓙字註。䓙又作。

◎ 晏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晏·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唐韻】烏㵎切【集韻】【韻會】【正韻】於諫切,音曣。【說文】天淸也。【小爾雅】晏明陽也。【前漢·郊祀志】中山晏溫。【註】如淳曰:三輔謂日出淸濟爲晏。
【揚雄傳】於是天淸日晏。【註】師古曰:晏,無雲也。
【玉篇】晚也。【儀禮·士相見禮】問日之早晏。【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桑野,是謂晏食。【屈原·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
和也。【詩·衞風】言笑晏晏。【傳】和柔也。
鮮盛也。【詩·鄭風】羔裘晏兮。【傳】晏,鮮盛貌。
【禮·月令】百官靜,事毋,以定晏隂之所成。【註】晏,安也。
【爾雅·釋詁】晏晏,忒也。
姓。【史記·管晏傳】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
【廣韻】烏旰切【集韻】於旰切,音按。義同。

总述:诗句牢落岁华晏出自《客途逢乡人旋别》。作者是唐朝诗人鲍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