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渐恨流年筋力少

诗句
渐恨流年筋力少
拼音
 jiàn hèn liú nián jīn lì shǎo
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
上声十七筱、去声十八啸
上一句
晓漱琼膏冰齿寒
下一句
惟思露冕事星冠

「渐恨流年筋力少」出自:《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

苍苍五老雾中坛,杳杳三山洞里官。手护昆仑象牙简,
心推霹雳枣枝盘。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
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

「渐恨流年筋力少」作者:

包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幼正、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包佶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严正,所至有声。因疾辞官,卒于故里。封丹阳郡公。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

「渐恨流年筋力少」辞典释义

◎ 渐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渐·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1

【唐韻】慈冉切【集韻】【韻會】疾染切【正韻】秦冉切,上聲。水名。【說文】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
漸次也,進也,稍也,事之端先覩之始也。【易·漸卦正義】漸者,不速之名。凡物有變移,徐而不速,謂之漸。
通作蔪。【書·禹貢】草木漸包。【釋文】如字,本又作蔪。【字林】才冉反,草之相包裹也。
【集韻】鋤銜切,音鑱。與巉通。高也。或作嶄。【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高矣。
側銜切,音。流貌。【楚辭·九章】涕漸漸兮。
【廣韻】子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流入也。【書·禹貢】東漸于海。
漬也,濕也。【詩·衞風】漸車帷裳。
浸也,染也。【前漢·董仲舒傳】漸民以仁。
臺名。【水經注】太液池中有漸臺,三十丈。
星名。【甘氏星經】漸臺四星,屬織女東足。
【集韻】子艷切,音。漸洳,溼貌也。
之列切,音折。同浙。江名。
【類篇】慈鹽切,音潛。涉水也。與潛通。【書·洪範】沉潛剛克。【左傳】【史記】皆作沉漸。

◎ 恨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恨·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胡艮切【韻會】含艮切【正韻】下艮切,音拫。【說文】怨也。从心艮聲。一曰怨之極也。【蜀志·劉巴傳】巴不得反使,遂遠適交阯。先主深以爲恨。
悔恨也。【史記·李廣傳】王朔謂李廣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廣曰:羌降者八百餘人,吾詐而盡殺之,至今大恨。
叶胡甸切,音現。【歐陽修·祭范仲淹文】自公云亡,謗不待辨。始屈終伸,公其無恨。【正字通】恨與憾聲義微別。憾意淺,恨意深,憾音輕,恨音重。

◎ 流年的意思

⒈  如水般流逝的光阴、年华。

南朝 宋 鲍照 《登云阳九里埭》诗:“宿心不復归,流年抱衰疾。”
唐 黄滔 《寓言》诗:“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
元 张可久 《殿前欢·离思》曲:“花落流年度,春去佳期误。”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一章:“后此扫叶焚香,送我流年,亦復何憾!”

⒉  旧时算命看相的人称人一年的运气。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东亭》:“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想是我流年不利,故此没福消受,以至如此。”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五:“小二黑 从小就聪明,像那些算属相、卜六壬课、念大小流年或‘甲子乙丑海中金’等口诀,不几天就都弄熟了。”

◎ 筋力的意思

⒈  犹体力。

《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
《后汉书·独行传·刘茂》:“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
鲁迅 《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农民省几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换钱。”

⒉  方言。指食物等的韧性。筋骨之力。

汉 王充 《论衡·物势》:“夫物之相胜,或以觔力,或以气势,或以巧便。”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母亲也年纪高,觔力乏。”

如:绿豆粉皮的筋力大。
如:这种纸有筋力。

◎ 少的意思

【寅集上 • 小】少·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1

【唐韻】書沼切【韻會】始紹切,燒上聲。【說文】不多也。从小丿聲。【徐曰】丿音夭。【禮·禮器】禮有以少爲貴者,謂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是也。食力,庶人也。
少頃,有閒也。【孟子】少則洋洋焉。
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史記·蘇秦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
【廣韻】式照切【韻會】【正韻】失照切,燒去聲。【玉篇】幼也。【增韻】老之對也。【易·本義】兩儀者始,爲一畫,以分隂陽。四象者次,爲二畫,以分太少。
少儀。【禮記】篇名。少室,山名。
副貳也。【前漢·賈誼傳】於是爲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註】副三公者。
姓。漢下邽令少年唯。
叶書久切,音守。【歐陽修·杜祁公墓銘】君子豈弟,民之父母。公雖百齡,人以爲少。母音畝。
【正字通】入宥韻。【歐陽修·蔡君山墓銘】父不哭子,老不哭少。嗟夫君山,而不得壽。◎按今文少作幼。《正字通》古小少同。加丿,轉注。

总述:诗句渐恨流年筋力少出自《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作者是唐朝诗人包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