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闻猿带雨多

诗句
闻猿带雨多
拼音
 wén yuán dài yǔ duō
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脚
下平五歌
上一句
看竹经霜少
下一句
但愁征拜日

「闻猿带雨多」出自:《送梁郎中赴吉州》

遥想庐陵郡,还听叔度歌。旧官移上象,新令布中和。
看竹经霜少,闻猿带雨多。但愁征拜日,无奈借留何。

「闻猿带雨多」作者:

刘长卿(约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肃宗至德年间,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被人诬陷,下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狱,后贬为潘州(今广东省茂名市)南巴尉,移陆州司马,死于随州刺史任上。世…

「闻猿带雨多」辞典释义

◎ 闻的意思

【未集中 • 耳】闻·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8

〔古文〕䎽䎹【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音問。【韻會】聲所至也。【詩·小雅】聲聞于天。【書·呂】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也。
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 猿的意思

【巳集下 • 犬】猿·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玉篇】俗猨字。【戰國策】猿獼猴錯木據水,則不若魚鼈。

◎ 带的意思

【寅集中 • 巾】带·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蓋切,音㯂。【說文】紳也。男子搫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故帶从巾。【徐鉉曰】卌,其帶上連屬固結處。【釋名】帶,蔕也。著於衣,如物之繫蔕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帶大帶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疏】謂其帶旣襌,亦以箴緶緝其側,但繂襵之,無別裨飾之箴功。
【揚子·方言】厲謂之帶。【註】小爾雅,帶之垂者曰厲。【詩·小雅】垂帶而厲。
佩也。【禮·月令】帶以弓䪅。
【揚子·方言】行也。【註】隨人行也。
蟲名。【莊子·齊物論】螂蛆甘帶。
書帶,草名。【三齊記】鄭康成山下生草,大如䪥,葉長一尺餘,土人名康成書帶草。
姓。【賈誼·過秦論】帶佗。
叶音蒂。【楚辭·九歌】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鄉,誰須兮雲之際。

◎ 雨的意思

【戌集中 • 雨】雨·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0

〔古文〕㲾【唐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羽。【說文】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玉篇】雲雨也。【元命包】隂陽和爲雨。【大戴禮】天地之氣和則雨。【釋名】輔也。言輔時生養。【易·乾卦】雲行雨施,品物流行。【書·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
【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小雨謂之霡霂,久雨謂之淫。陸佃云:疾雨曰驟,徐雨曰零,久雨曰苦,時雨曰澍。
穀雨,二十四氣之一。見【後漢·律曆志】。
【正字通】雨虎,蟲名。遁甲開天圖曰:霍山有雨虎,狀如蠶,長七八寸,在石內,雲雨則出,可炙食。或曰石蠶之類。詳見【本草綱目】。
【集韻】歐許切,音。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王遇切,音芋。【集韻】自上而下曰雨。【韻會】風雨之雨上聲,雨下之雨去聲。【詩·邶風】雨雪其雱
【小雅】雨我公田。【釋文】雨,于付反。【禮·月令】仲春始雨水。【註】漢始以雨水爲二月節。
叶羽軌切,音以。【易林】隂積不已,雲作淫雨。

◎ 多的意思

【丑集下 • 夕】多·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
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
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
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
荒俗呼父爲阿多。【唐書·德宗紀】正元六年,回紇可汗謝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
姓。漢多軍,多卯,宋多岳。
梵語吃栗多,華言賤人。底栗多,華言畜生。
樹名。貝多樹,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冬不凋,見【酉陽雜俎】。
南印建那補羅國北有多羅樹,株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采用之。見【西域記】。
叶都牢切,音刀。【蘇轍·巫山廟詩】歸來無恙無以報,山下麥熟可作醪。神君尊貴豈待我,再拜長跪神所多。
【詩·魯頌】享以騂犧,是饗是宜,降福旣多。【正字通】朱傳,犧,虛宜虛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當何二反。字彙專叶音趨,不知詩有二反也。○按朱子意,若从上虛宜切之犧,牛奇切之宜,則當何切之多宜叶章移切,音貲。若从下多字叶,則犧叶虛何切,音呵,宜叶牛多切,音哦。一在支韻止攝,一在歌韻果攝,《字彙》叶逡須切,音趨,錯入虞韻遇攝,《正字通》譏《字彙》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錯入虞韻,幷不知一反也。【說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

总述:诗句闻猿带雨多出自《送梁郎中赴吉州》。作者是唐朝诗人刘长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