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欲去为龙叹管宁

诗句
欲去为龙叹管宁
拼音
 yù qù wèi lóng tàn guǎn níng
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
韵脚
上声六语、下平九青、去声六御
上一句
旧来扪虱知王猛
下一句
蟾魄几应临蕙帐

「欲去为龙叹管宁」出自:《寄怀华阳道士》

华阳门外五芝生,餐罢愁君入杳冥。遥夜独栖还有梦,
昔年相见便忘形。为分科斗亲铅椠,与说蜉蝣坐竹棂。
醮后几时归紫阁,别来终日诵黄庭。闲教辨药僮名甲,
静识窥巢鹤姓丁。绝涧饮羊春水腻,傍林烧石野烟腥。
深沈谷响含疏磬,片段岚光落画屏。休采古书探禹穴,
自刊新历斗尧蓂.珠宫凤合迎萧史,玉籍人谁访蔡经?
架上黑椽长褐稳,案头丹篆小符灵。霓轩入洞齐初月,
羽节升坛拜七星。当路独行冲虎豹,向风孤啸起雷霆。
凝神密室多生白,叙事联编尽杀青。匝地山川皆暗写,
隐天竽籁只闲听。分张火力烧金灶,拂拭苔痕洗酒瓶。
翠壁上吟朝复暮,暖云边卧醉还醒。倚身长短裁筇杖,
倩客高低结草亭。直用森严朝北帝,爱将清浅问东溟。
常思近圃看栽杏,拟借邻峰伴采苓。掩树半扉晴霭霭,
背琴残烛晓荧荧。旧来扪虱知王猛,欲去为龙叹管宁
蟾魄几应临蕙帐,渔竿犹尚枕枫汀。衔烟细草无端绿,
冒雨闲花作意馨。掠岸惊波沈翡翠,入檐斜照碍蜻蜓。
初征汉栈宜飞檄,待破燕山好勒铭。六辔未收千里马,
一囊空负九秋萤。我悲雌伏真方枘,他骋雄材似建瓴。
合在深崖齐散术,自求沧海点流萍。频抛俗物心还爽,
远忆幽期目剩瞑。见买扁舟束真诰,手披仙语任扬舲.

「欲去为龙叹管宁」作者:

陆龟蒙(?─约881),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苏州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幼聪颖,善属文。举进士不第,曾任湖、苏二州刺史的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后以高士征召,不至。素与李蔚,卢携友善、及李、卢当政,召拜左拾…

「欲去为龙叹管宁」辞典释义

◎ 欲的意思

【辰集下 • 欠】欲·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
【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
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婉順貌。【禮·祭義】其薦之也,敬以欲。
將然也。【古銘】欲墮不墮,逢王顆。【杜甫詩】渾欲不勝簪。
與慾通。【詩·大雅】匪棘其欲。【註】與慾同。
【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裕。義同。【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鄕別趣。東西南北,騁嗜奔欲。【潘岳·西征賦】旣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俱讀裕。
叶余律切,音聿。【易林】鼎足承德,嘉謀是克。爲王開庭,得心所欲。

◎ 去的意思

【子集下 • 厶】去·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
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
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
【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
【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左傳·僖十五年】秦伯伐晉。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

◎ 为的意思

【巳集中 • 爪】为·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古文〕【唐韻】薳支切【集韻】于嬀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 龙的意思

【亥集下 • 龍】龙·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0

〔古文〕竜㰍龒䰱【唐韻】【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
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
【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
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博縣西南。
【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句龍。【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馬名。《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禮·月令】駕蒼龍。
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草名。【詩·鄭風】隰有游龍。【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神名。【山海經】有神名燭龍。【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姓。漢有龍且。
複姓。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漢御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人名。奢龍,黃帝臣。【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
舜臣名。【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廣雅】龍,君也。
【廣韻】通也。
【玉篇】寵也。【詩·商頌】何天之龍。我龍受之。【毛傳】讀如字。【朱傳】寵也。
【玉篇】和也,萌也。
【正韻】與寵同。【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按朱傳作叶音。
【正韻】音曨。【孟子】有私龍斷焉。
【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集韻】黑白雜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叶蒲光切,音龐。【易·坤卦】故稱龍焉。叶上嫌於無陽。【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說文】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

◎ 叹的意思

【備考·丑集 • 口】叹·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2

【龍龕】音以。
【川韻】作又字。
(嘆)〔古文〕【唐韻】【集韻】他案切【正韻】他晏切,音炭。【說文】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與歎同。
【廣韻】【集韻】他干切【正韻】他丹切,音灘。義同。【詩·王風】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釋文】嘆,本亦作歎,吐丹反,協韻也。
【大雅】而無永嘆。【釋文】歎,他安反,字或作嘆。
叶他絹切,音。【曹植賦】入空室而獨倚,對牀幃而切歎。歎叶上見。
叶他涓切,音天。【曹大家·東征賦】陟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

◎ 管的意思

【未集上 • 竹】管·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8

【廣韻】古滿切【集韻】【韻會】【正韻】古緩切,音筦。樂器。【書·益稷篇】下管鼗鼓。【詩·商頌】嘒嘒管聲。【儀禮·大射儀】乃管新宮。【註】管,謂吹簜以播新宮之樂。【周禮·春官】孤竹之管,孫竹之管,隂竹之管。【疏】管如篪,六孔。【爾雅·釋樂】大管謂之簥,其中謂之篞,小者謂之篎。【註】管長尺,圍寸,倂漆之。有底,如笛而小,倂兩而吹。【前漢·律歷志】竹曰管。【說文】管,十一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
葭管。【玉泉記】取宜陽金門竹爲管,河內葭草爲灰,吹之以陽氣。
地名。【山海經】管涔之山,汾水出焉。【左傳註】滎陽京縣東北有管城。【史記·周本紀】武王封弟叔鮮于管。【註】括地志,鄭州管城縣外城,古管國城也。
姓。【廣韻】出平原周文王子管叔之後,齊有大夫管至父。
筆彄也。【禮·內則】右佩玦、捍、管。【註】管,筆彄。【梁史·元帝紀】元帝筆有三品:忠孝全者以金管書之,行精粹者以銀管書之,文辭華麗者以斑竹管書之。
總理其事曰管。【史記·李斯傳】趙高以刀筆吏入秦宮,管事二十餘年。
主當也。【禮·樂記】禮樂之說,管乎人情矣。【註】猶包也。【荀子·儒效篇】聖人也者,道之管也。【註】管,樞要也。
管管,小見也。【詩·大雅】靡聖管管。【傳】管管,無所依繫。【箋】管管然以心自恣。
【博雅】管管,浴也。
五臟腧亦曰管。【莊子·人閒世】支離疏者,五管在上。【註】管,腧也。
管籥也。【周禮·地官】司門掌授管鍵以啟閉國門。【註】謂籥也。【禮·月令】修鍵閉,愼管籥。
【集韻】或从玉作琯。古者琯以玉。舜之時,西王母來獻其白玉琯,零陵文學姓奚,於泠道舜祠下得笙玉琯,夫以玉作音,故神人以和,鳳凰來儀也。
【韻會補】通作筦。【前漢·東方朔傳】以筦窺天。【註】古管字。
【類篇】沽丸切。【集韻】古丸切,音官。【儀禮·聘禮】管人布幕于寢門外。【註】管,古文作官,猶館也。謂掌次舍帷幕之官。
叶扃縣切。【蘇轍·燕山詩】居民異風氣,自古習耕戰。次稱望諸君,術略亞狐管。
叶古轉切。【郭璞·鷰贊】殷王元發,聖敬日遠。商人是頌,詠之弦管。

◎ 宁的意思

【寅集上 • 宀】宁·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2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展呂切,音佇。【爾雅·釋宮】門屛之閒謂之宁。【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註】門內屛外,人君視朝所宁立處。
【集韻】通作著。【詩·齊風】俟我于宁乎而。今作著。
【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如切,音除。義同。
【說文】宁辨積物也。象上隆四周之形。○按積物,與《爾雅》正意相背。《韻會》六麌分註。

总述:诗句欲去为龙叹管宁出自《寄怀华阳道士》。作者是唐朝诗人陆龟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