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泉声淹卧榻

诗句
泉声淹卧榻
拼音
 quán shēng yān wò tà
平仄
平平平仄仄
韵脚
入声十五合
上一句
曾经宿大荒
下一句
云片犯炉香

「泉声淹卧榻」出自:《题令宣和尚院》

轩窗领岚翠,师得世情忘。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
泉声淹卧榻,云片犯炉香。寄语题门者,看经在上方。

「泉声淹卧榻」作者:

贯休(832-912),唐末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县)人。七岁出家,后云游四方,广事干谒。乾宁初年(894),谒吴越王钱鏐,献贺诗,中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鏐有称帝野心,要他把「十四州」易为「…

「泉声淹卧榻」辞典释义

◎ 泉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泉·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古文〕洤【唐韻】疾緣切【集韻】【韻會】從緣切【正韻】才緣切,音全。【說文】水原也。象水流成川形。【易·蒙象】山下出泉。
【爾雅·釋水】濫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縣出。縣出,下出也。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同出異歸曰肥泉。【詩·衞風】我思肥泉,兹之永歎。
醴泉。【禮·禮運】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泉有光華曰榮泉。【前漢·郊祀歌】食甘露,飮榮泉。
瀑布曰立泉。【班固·終南山賦】立泉落落。
州名。【廣輿記】周時爲七閩地,隋曰溫陵,唐曰泉州。
天泉,星名。【甘氏星經】天泉十星,在鼈東。一曰大海,主灌漑溝渠之事。
龍泉,劒名。卽龍淵也。【杜甫詩】三尺獻龍泉。
姓。南史有泉企。
貨泉,卽錢也。【周禮·天官】外府掌布之出入。【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無不徧也。
【地官·泉府註】泉,或作錢。
【集韻】疾眷切,全去聲。義同。
【韻補】叶才勻切,音秦。【李尤·東觀銘】房闥內布,疏綺外陳。是謂東觀,書籍林泉。【集韻】或作灥。
、、。

◎ 声的意思

【丑集中 • 士】声·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4

【字彙】同。【正字通】俗聲字。
(聲)〔古文〕殸【唐韻】【集韻】【韻會】書盈切【正韻】書征切,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姓。
【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 淹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淹·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唐韻】英廉切【集韻】【韻會】衣廉切【正韻】衣炎切,音醃。水名。【說文】水出越巂徼外,東入若水。
漬也。【禮·儒行】淹之以樂好。
【爾雅·釋詁】淹留,久也。【左傳·僖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通作奄。【前漢·郊祀歌】神奄留。
【揚子·方言】淹,敗也。水敝爲淹。
【集韻】衣檢切,音掩。水涯也。一曰繅絲出緒也。【禮·祭義】夫人繅三盆手。【註】三盆手者,三淹也。
【廣韻】於劒切,音俺。
【集韻】於贍切,音。義同。
沒也。
【集韻】憶笈切,音裛。亦漬也。

◎ 卧榻的意思

⒈  矮床。亦泛指床。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惟有书画砚墨可五七簏,更不忍置他所,常在卧榻下,手自开闔。”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竹木》:“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人已汲新泉,尝新炊,而我犹卧榻横陈,荒娱于白髮 中华 、残年风烛之中。”

总述:诗句泉声淹卧榻出自《题令宣和尚院》。作者是唐朝诗人贯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