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僧墟回水寺
- 拼音
- sēng xū huí shuǐ sì
- 平仄
- 平平平仄仄
- 韵脚
- 去声四寘
- 上一句
- 春装卷叶衣
- 下一句
- 佛陇启山扉
「僧墟回水寺」出自:《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
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古偈穿花线,春装卷叶衣。
僧墟回水寺,佛陇启山扉。爱别吾何有,人心强有违。
僧墟回水寺,佛陇启山扉。爱别吾何有,人心强有违。
「僧墟回水寺」作者: 皎然
「僧墟回水寺」辞典释义
◎ 僧的意思
【子集中 • 人】僧·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2
【廣韻】蘇增切【集韻】慈陵切【韻會】思澄切【正韻】思登切,塞平聲。沙門也。梵音云僧伽,從浮屠敎者,或稱上人。梵語僧伽邪三合音,俗取一字,名曰僧。【魏書·釋老志】其始修心,則依佛法,僧之三歸,若君子之三畏也。
又【禪宗記】禪僧衣褐,講僧衣紅,瑜伽僧衣蔥白。瑜伽僧者,今應赴僧也。又眞臘國呼僧爲苧菇,僧皆茹魚肉,惟不飮酒,供佛亦用魚肉。僧用金銀轎,扛傘柄者,國王有大政,亦咨訪之。又【唐本草】密陀,僧一名沒多僧,出波斯國,形似黃龍齒而堅重。◎ 墟的意思
【丑集中 • 土】墟·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2
【唐韻】去魚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於切,音虛。【說文】大丘也。【禮·檀弓】墟墓之閒,未施哀于民而民哀。
又故城。【帝王世紀】瞍妻握登生舜于姚墟,故得姓姚氏。【左傳·昭七年】謝息遷桃。【註】魯卞縣東南有桃墟,世謂之陶墟,相傳舜所陶處。【竹書紀年】盤庚自奄遷朝歌,遂曰殷墟。又大壑。【列子·湯問篇】渤海之東有大壑焉,名曰歸墟。【木華·海賦】南澰朱厓,北灑天墟。又商賈貨物輻湊處,古謂之務,今謂之集,又謂之墟。又叶偶舉切,音語。【詩·邶風】升彼墟矣。叶下楚。◎ 回水的意思
⒈ 水受到障碍物、反向流或潮流的影响而上溯或倒流。
例淹回水而凝滞。——《楚词·屈原·涉江》
英backwater; reflux;
⒉ (例如在下水道或河漕中)
⒊ 纸机网部排出的废水,其中含有细小纤维及其他化产药品。
◎ 寺的意思
【寅集上 • 寸】寺·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廣韻】【集韻】【韻會】祥吏切,音嗣。【說文】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㞢聲。【徐曰】寸,法度也,守也。【釋名】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唐書·百官表】漢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司農,少府爲九卿。後魏以來,卿名雖仍舊,而所蒞之局謂之寺,因名九寺。
又【漢書註】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又漢明帝時,攝摩騰自西域白馬駝經來,初止鴻臚寺,遂取寺名,爲創立白馬寺。後名浮屠所居皆曰寺。又宦寺。【詩·秦風】寺人之令。【傳】內小臣也。令,使也。又【周禮·天官】掌王之內人及女宮之戒今。鄭註寺之言侍也。○按註疏蓋以侍釋寺義,非。轉音時吏切,讀若侍,《正譌》合寺、侍爲一,非。【集韻】或作䦙。
总述:诗句僧墟回水寺出自《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作者是唐朝诗人皎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