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东城南陌强经过
- 拼音
- dōng chéng nán mò qiáng jīng guò
- 平仄
- 平平平仄仄平仄
- 韵脚
- 下平五歌、去声二十一个
- 下一句
- 怨别无心亦放歌
「东城南陌强经过」出自:《送柳察谏议叔》
东城南陌强经过,怨别无心亦放歌。
明日院公应问我,闲云长在石门多。
明日院公应问我,闲云长在石门多。
「东城南陌强经过」作者: 皎然
「东城南陌强经过」辞典释义
◎ 东的意思
【辰集中 • 木】东·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又【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詩·大雅】東有啓明。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又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又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又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城的意思
【丑集中 • 土】城·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7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又層城。【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又官名。【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又宮名。【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又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書·禹貢】底柱析城。又赤城山,在會稽東南。【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又墓地曰佳城。【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又姓。城渾。又司城,複姓。又叶辰羊切,音常。【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南的意思
【子集下 • 十】南·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7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又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又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又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又【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又【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陌的意思
【戌集中 • 阜】陌·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6
【廣韻】【集韻】【正韻】莫白切【韻會】莫百切,音貊。【玉篇】阡陌也。詳前阡字註。
又市中街也。【後漢·袁紹傳】塡接街陌。又【釋名】綃頭或曰陌頭,言其從後橫陌而前也。齊人謂之㡋。◎按陌頭之陌,當與帞通。又姓。見【正字通】。又【唐韻正】古音莫各反。【史記·龜策傳】故牧人民,爲之城郭,內經閭術,外爲阡陌。【楚辭·九思】逡巡兮圃藪,率彼兮畛陌。川谷兮淵淵,山峊兮硌硌。【魏文帝·陌上桑詩】披荆棘,求阡陌,側足獨窘,步路局窄。虎豹嘷動,雞驚禽失,羣鳴相索。窄,古音作。又借作百。【五代史·王章傳】緡錢出入,皆以八十爲陌,章減其出者陌三。【夢溪筆談】今之數錢,百錢謂之陌。借陌字用之。【正韻】亦作佰。◎ 强的意思
【寅集下 • 弓】强·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9
【說文徐註】同强。秦刻石文从口。同強。
◎ 经过的意思
⒈ 行程所过;通过。
引《淮南子·时则训》“日月之所道” 汉 高诱 注:“日月照其所经过之道。”
唐 元稹 《卢头陀》诗:“还来旧日经过处,似隔前身梦寐游。”
清 孙枝蔚 《空城雀》诗:“自从桑田变沧海,经过空城泪如泉。”
茅盾 《当铺前》一:“河道是很狭的,小火轮经过时卷起了两股巨浪。”⒉ 交往。
引唐 李白 《少年行》:“经过 燕太子,结託 并州 儿。”
宋 王安石 《送石赓归宁》诗:“虚名误长者,邂逅肯经过。”
宋 范成大 《放下庵即事》诗:“闭门幽僻断经过,静极兼无雀可罗。”
清 顾炎武 《酬史庶常可程》诗:“跨驴入 长安,七贵相经过。”⒊ 经历;过程。
引沙汀 《还乡记》二:“她又想起她折断胳膊的经过来了。”
峻青 《海啸》第四章:“老宫 微微一笑说:‘ 沉先生,请你把咱们认识的经过,对 赵司令 说一说吧。’”
总述:诗句东城南陌强经过出自《送柳察谏议叔》。作者是唐朝诗人皎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