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时时暮雨过

诗句
时时暮雨过
拼音
 shí shí mù yǔ guò
平仄
平平仄仄仄
韵脚
下平五歌、去声二十一个
上一句
独有荆王殿

「时时暮雨过」出自:《名姝咏》

阿娇年未多,弱体性能和。怕重愁拈镜,怜轻喜曳罗。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独有荆王殿,时时暮雨过

「时时暮雨过」作者:

梁锽(huang,音皇)。官执戟。唐玄宗天宝中人。诗十五首。具体信息不详。

「时时暮雨过」辞典释义

◎ 时时的意思

⒈  常常。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 暮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暮·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1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慕。本作莫。【說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註】平野中望日將落,如在草茻中也。【史記·伍子胥傳】吾日暮塗遠。【屈原·離騷】恐美人之遲暮。○按經典本皆作莫。今或相承用暮字。

◎ 雨的意思

【戌集中 • 雨】雨·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0

〔古文〕㲾【唐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羽。【說文】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玉篇】雲雨也。【元命包】隂陽和爲雨。【大戴禮】天地之氣和則雨。【釋名】輔也。言輔時生養。【易·乾卦】雲行雨施,品物流行。【書·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
【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小雨謂之霡霂,久雨謂之淫。陸佃云:疾雨曰驟,徐雨曰零,久雨曰苦,時雨曰澍。
穀雨,二十四氣之一。見【後漢·律曆志】。
【正字通】雨虎,蟲名。遁甲開天圖曰:霍山有雨虎,狀如蠶,長七八寸,在石內,雲雨則出,可炙食。或曰石蠶之類。詳見【本草綱目】。
【集韻】歐許切,音。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王遇切,音芋。【集韻】自上而下曰雨。【韻會】風雨之雨上聲,雨下之雨去聲。【詩·邶風】雨雪其雱
【小雅】雨我公田。【釋文】雨,于付反。【禮·月令】仲春始雨水。【註】漢始以雨水爲二月節。
叶羽軌切,音以。【易林】隂積不已,雲作淫雨。

◎ 过的意思

【酉集下 • 辵】过·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9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卦名。易大過,小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㵎名。【詩·大雅】溯其過㵎。
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总述:诗句时时暮雨过出自《名姝咏》。作者是唐朝诗人梁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