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三杯拔剑舞龙泉
- 拼音
- sān bēi bá jiàn wǔ lóng quán
- 平仄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韵脚
- 下平一先
- 上一句
- 万里横戈探虎穴
- 下一句
- 莫道词人无胆气
「三杯拔剑舞龙泉」出自:《送羽林陶将军》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万里横戈探虎穴,
三杯拔剑舞龙泉。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三杯拔剑舞龙泉。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三杯拔剑舞龙泉」作者: 李白
「三杯拔剑舞龙泉」辞典释义
◎ 三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三·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2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又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法志】秦造參夷之誅。與三同。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杯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杯·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布回切【集韻】【韻會】晡枚切【正韻】晡回切,背平聲。【說文】作桮。俗作㮎,通作杯。飮酒器。唐孔穎達曰:《周禮》有王敦,今之杯盂也。【禮·玉藻】母沒而杯棬不能飮焉,口澤之氣存焉爾。
又盛羹器。【前漢·項羽傳】幸分我一杯羹。【師古註】今之側杯有兩耳者。又叶博孤切,音餔。【曹植·隴西行】卻略再拜跪,然後持一杯。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又叶薄侯切,音裒。【鮑照·合歡詩】飮共連理杯,寢共無縫裯。◎ 拔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拔·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蒲八切,辦入聲。【說文】擢也。【增韻】抽也。【易·乾·文言】確乎其不可拔。
又【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征吉。【後漢·蔡邕傳】連見拔擢,位在上列。【晉書·胡母輔之傳】甄拔人物。又【爾雅·釋詁】殲拔殄,盡也。又【增韻】攻而舉之也。【前漢·高帝紀】攻碭,三日拔之。【註】破城邑而取之,若拔樹木幷得其根本。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撥切,音跋。回也。又【增韻】疾也。【禮·少儀】毋拔來。【疏】拔,速疾之意。【前漢·項傳贊】拔起隴畝之中。【註】疾起也。又挺也。特立貌。【杜甫詩】友于皆挺拔。又括也。矢末也。【詩·秦風】舍拔則獲。【疏】以鏃爲首,故拔爲末。又除也。【周禮·秋官·赤犮氏註】赤犮猶言捇拔。【疏】拔,除去之也。又與茇通。【前漢·禮樂志】拔蘭堂。【註】拔,舍止也。又【集韻】北末切,音撥。把也。又【集韻】【韻會】蒲蓋切,音旆。【詩·大雅】柞棫拔矣。【疏】拔然生柯葉也。又【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佩。【詩·大雅·朱傳】挺拔而上,不拳曲蒙密也。又拂取也。又【唐韻】【集韻】房越切,音伐,草名。【爾雅·釋草】拔蘢葛。【註】似葛,蔓赤,葉多。又【集韻】筆別切。讀若分別之別。晉俗謂平地除曰拔。又【張華·鮑文泰誄】抱道冲虚,執義貞厲。栖遲無悶,不營不拔。厲音列。◎ 剑的意思
【子集下 • 刀】剑·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3
【唐韻】【集韻】【韻會】居欠切,檢去聲。【玉篇】籀文劒。【說文】人所帶兵也。【釋名】劒,檢也,所以防檢非常。【管子·地數篇】葛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爲劒鎧矛戟。
又操劒殺人亦曰劒。【潘岳·汧督馬敦誄序】漢明帝時有司馬叔持者,白日于市,手劒父讎。◎ 舞的意思
【未集下 • 舛】舞·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8
〔古文〕【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音武。【說文】舞樂也。【玉篇】足相背也。【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
又鍾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註】此四名者,鍾體也。又變弄也。【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又】舞知以御人。又官名。【周禮·地官】有舞師。又地名。【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前漢·地理志】舞隂,縣名。又姓。◎ 龙泉的意思
⒈ 宝剑名。即龙渊。
引汉 王充 《论衡·率性》:“棠谿鱼肠之属,龙泉太阿之辈,其本鋌山中之恒铁也。”
⒉ 泛指剑。
引唐 李白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诗:“寧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王琦 注:“龙泉即龙渊也, 唐 人避 高祖 讳,改称龙渊曰龙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张珙 如愚,酬志了三尺龙泉万卷书; 鶯鶯 有福,稳请了五花官誥七香车。”
清 宋玉叔 《<述哀>题后》诗:“我有父兄千载恨,对君霑血拂龙泉。”⒊ 喻行事果断。
引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晃神道碑》:“於是乎龙泉独断,龟旐旁求;品命千名,封疆万户。”
唐 常衮 《授京兆尹魏少游加御史大夫制》:“有玉壶之清澄,兼龙泉之断割。”⒋ 佛寺名。
引北周 庾信 《送灵法师葬》诗:“龙泉 今日掩,石洞即时封。”
倪璠 注:“《法苑》云:庐山 西有 龙泉精舍,慧远 沙门之所立也。”⒌ 常泛指僧院、佛门。
引唐 陈子昂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诗序:“来从 许 下,月旦出於龙泉;言入 蜀 中,星文见於牛斗。”
唐 贾岛 《送僧归太白山》诗:“夜禪临虎穴,寒漱撇龙泉。”⒍ 喷泉。
引南朝 梁 江淹 《游黄蘖山》诗:“阳岫照鸞采,阴谿喷龙泉。”
总述:诗句三杯拔剑舞龙泉出自《送羽林陶将军》。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