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老将一失律

诗句
老将一失律
拼音
 lǎo jiàng yī shī lǜ
平仄
仄平仄仄仄
韵脚
入声四质
上一句
胡马何猖狂
下一句
清边生战场

「老将一失律」出自:《入衡州》

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汉仪甚照耀,胡马何猖狂。
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汤。
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军州体不一,宽猛性所将。
嗟彼苦节士,素于圆凿方。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墙。
凋弊惜邦本,哀矜存事常。旌麾非其任,府库实过防。
恕己独在此,多忧增内伤。偏裨限酒肉,卒伍单衣裳。
元恶迷是似,聚谋泄康庄。竟流帐下血,大降湖南殃。
烈火发中夜,高烟焦上苍。至今分粟帛,杀气吹沅湘。
福善理颠倒,明征天莽茫。销魂避飞镝,累足穿豺狼。
隐忍枳棘刺,迁延胝趼疮。远归儿侍侧,犹乳女在旁。
久客幸脱免,暮年惭激昂。萧条向水陆,汩没随鱼商。
报主身已老,入朝病见妨。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
参错走洲渚,舂容转林篁。片帆左郴岸,通郭前衡阳。
华表云鸟埤,名园花草香。旗亭壮邑屋,烽橹蟠城隍。
中有古刺史,盛才冠岩廊。扶颠待柱石,独坐飞风霜。
昨者间琼树,高谈随羽觞。无论再缱绻,已是安苍黄。
剧孟七国畏,马卿四赋良。门阑苏生在,勇锐白起强。
问罪富形势,凯歌悬否臧。氛埃期必扫,蚊蚋焉能当。
橘井旧地宅,仙山引舟航。此行厌暑雨,厥土闻清凉。
诸舅剖符近,开缄书札光。频繁命屡及,磊落字百行。
江总外家养,谢安乘兴长。下流匪珠玉,择木羞鸾皇。
我师嵇叔夜,世贤张子房。柴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

「老将一失律」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老将一失律」辞典释义

◎ 老将的意思

⒈  久经战阵的将领。

《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 问诸老将,老将曰:‘此少年推锋之计可耳,安知大虑乎!’”
《汉书·高帝纪上》:“怀王 诸老将皆曰:‘ 项羽 为人慓悍祸贼,尝攻 襄城,襄城 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
唐 元稹 《月三十韵》:“老将占天阵,幽人钓石磯。”

⒉  指从事某一行较久,并有一定经验的人。

叶圣陶 《涿鹿的劈山大渠》:“后来大渠工段上的青年们砍石头遇到困难,怕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就去请两位老将出马。”

如:乒坛老将重挥拍,雄风不减当年。

◎ 一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一·康熙筆画:1·部外筆画:0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 失的意思

【丑集下 • 大】失·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2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質切,音室。得之反。【說文】縱也。一曰錯也,過也,遺也。【書·泰誓】時哉弗可失。【杜甫詩】雖乏諫諍資,恐君有遺失。
【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與同。【莊子·應帝王】自失而走。【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六書本義】與佚軼通。
【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試。【應楨華·林園集詩】示武恐荒,過亦爲失。凡厥羣后,無懈于位。

◎ 律的意思

【寅集下 • 彳】律·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6

【唐韻】呂戌切【集韻】【韻會】【正韻】劣戌切,音嵂。【玉篇】六律也。【廣韻】律呂也。【說文】均布也。十二律均布節氣,故有六律,六均。【爾雅·釋器】律謂之分。【註】律管,所以分氣。【前漢·律歷志】律有十二,陽六爲律,隂六爲呂,黃帝之所作也。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昆侖之隂,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閒而吹之,以爲黃鐘之宮,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爲六,雌鳴亦六,比黃鐘之宮而皆可以生之,是爲律本。【後漢·律曆志】殿中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靈臺用竹律六十日如其曆。【史記·律書註】古律用竹,又用玉。漢末以銅爲之。【書·舜典】同律度量衡。【禮·王制】考時月,定日同律。
【爾雅·釋詁】法也。
常也。【註】謂常法。【正韻】律呂萬法所出,故法令謂之律。【管子·七臣七主篇】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釋名】律,累也。累人心,使不得放肆也。【左傳·桓二年】百官於是乎咸懼,而不敢易紀律。
軍法曰律。【易·師卦】師出以律。
書曰律。【前漢·法志】蕭何攟摭秦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晉書·法志】秦漢舊律起自李悝。悝著網捕二篇,雜律一篇。
以其律具其加減,是故所著六篇而已。
爵命之等曰律。【禮·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進律。【疏】律卽上公九命,繅藉九寸,冕服九章,建常九斿之等,是也。
【爾雅·釋言】述也。【禮·中庸】上律天時。
【爾雅·釋言】銓也。所以銓量輕重。
理髮曰律。【荀子·禮論篇】不沐則濡櫛,三律而止。【註】律,理髮也。
詩律。【杜甫·遣悶詩】晚節漸於詩律細。
戒律。【佛國記】法顯慨律藏殘缺,於是以弘始二年至天竺,尋求戒律。
【爾雅·釋器】不律謂之筆。【註】蜀人呼筆爲不律也。
斛律,耶律,複姓。【姓譜】斛律,代人,世爲部落統軍,號斛律部,因氏焉。耶律,遼之後。
【韻補】與嵂通。【詩·小雅】南山律律。【司馬相如·大人賦】徑入雷室之砰磷鬱律兮,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总述:诗句老将一失律出自《入衡州》。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