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将军寻已戍敦煌
- 拼音
- jiāng jūn xún yǐ shù dūn huáng
- 平仄
- 平平平仄仄仄平
- 韵脚
- 下平七阳
- 上一句
- 天子未尝过细柳
- 下一句
- 欹倾怪石山无色
「将军寻已戍敦煌」出自:《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
将军寻已戍敦煌。欹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
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马中郎。
「将军寻已戍敦煌」作者: 北朝乐府
「将军寻已戍敦煌」辞典释义
◎ 将军的意思
⒈ 官名。
引《墨子·非攻中》:“昔者 晋 有六将军。”
孙诒让 间诂:“六将军,即六卿为军将者也。 春秋 时通称军将为将军。”⒉ 战国 时始为武将名。 汉 代皇帝左右的大臣称大将军、车骑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等;临时出征的统帅有别加称号者,如楼船将军、材官将军等。 魏 晋 南北朝 时,将军有各种不同的职权和地位,如中军将军、龙骧将军等,多为临时设置而有实权;如骁骑将军、游击将军等,则仅为称号。 唐 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军,均于大将军下设将军之官。 宋、元、明 多以将军为武散官。 明 代的总兵官有挂印带将军号的。此外, 宋、元、明 亦称殿廷武士为将军。 清 代的将军有三种:一为宗室爵号之一,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二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 满 族人充任。内地各省将军(如 江宁、广州、成都 等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在边疆地区(如 黑龙江、吉林、伊犁 ),将军即为全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三为临时出征的统帅,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 太平天囯 朝内官职,丞相最高,以次为检点、指挥、将军。
⒊ 泛指高级将领,或对军官之尊称。
引《史记·项羽本纪》:“臣与将军戮力而攻 秦,将军战 河 北,臣战 河 南。”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诸将军幸欲尊立宗室,其德甚厚。”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⒋ 象棋术语。又称“照将”,简称“将”。亦用以比喻给人出难题。
引毛泽东 《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我看,这个整改又要来一个鸣放高潮。把大字报一贴,你为什么不改?将一军。这个将军很有作用。”
⒌ 中药石硫黄,大黄的别名。分别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部、草部。
⒍ 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 寻的意思
【寅集上 • 寸】寻·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9
〔古文〕【唐韻】徐林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心切,音潯。【說文】繹理也,本作,从工口,从又寸。工口,亂也。
又寸,分理之也。彡聲。【增韻】求也。【前漢·黃霸傳】語次尋繹。【註】抽引而出也。又度名。【周禮·地官·媒氏註】八尺曰尋,倍尋曰常。【小爾雅】四尺謂之仞,倍仞謂之尋。【孟子】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爲也。又仍也,繼也。【左傳·昭元年】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古語】毫末不扎,將尋斧柯。又俄也。【晉羊祜讓開府表】以身誤陛下辱高位,傾覆亦尋而至。又用也。【左傳·僖五年】將尋師焉。【註】尋,用也。又侵尋,猶浸淫也。【前漢·武帝紀】巡郡縣,侵尋太山矣。又借作溫燖。【左傳·哀十二年】吳使人請尋盟。子貢曰:若可尋也,亦可寒也。【註】尋,重也,溫也,前盟巳寒,更溫之使熱。與燖義同。又長也。【揚子·方言】自關以西,秦晉梁益閒,凡物長謂之尋。又俗謂庸常爲尋常。又姓。晉尋會,唐劉黑闥將尋相。【韻會】毛氏曰:从口。俗从几作,非。。◎ 已的意思
【寅集中 • 己】已·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0
【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
又【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又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又【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又【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又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又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前漢·張良傳】殷事以畢。又【廣韻】【集韻】羊吏切,音異。義同。◎ 戍的意思
【卯集中 • 戈】戍·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廣韻】傷遇切【集韻】【韻會】春遇切,輸去聲。【說文】守邊也。【爾雅·釋言】遏也。【註】戍守,所以止寇賊。【廣韻】舍也。【詩·小雅】我戍未定。
又【正韻】殊遇切,音樹。義同。◎ 敦煌的意思
⒈ 古代郡名。治所在今 甘肃省 敦煌县。西汉 元鼎 六年(公元前111年)置, 北魏 改为 敦煌镇,后复改郡。 唐 武德 五年(公元622年)改置 西沙州,贞观 七年(公元633年)又改 沙州,天宝 元年(公元742年)仍改 敦煌郡,乾元 元年(公元758年)又改 沙州。
⒉ 县名。在 甘肃省。西汉 置。 十六国 前凉 建都于此, 北周 改名 鸣沙县,隋 大业 初复名, 唐 末废。 清 乾隆 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复置,移治今址。县城是古代通往 中亚 和 欧洲 的交通要站。城东南25公里的 莫高窟 (千佛洞)保存有四世纪至十四世纪遗留的壁画、雕塑等艺术珍品;城南有 鸣沙山、月牙泉 名胜;城西北有 玉门关,西南有 阳关 遗址。1987年改设 敦煌市。
总述:诗句将军寻已戍敦煌出自《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作者是唐朝诗人徐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