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潜虬且深蟠

诗句
潜虬且深蟠
拼音
 qián qiú qiě shēn pán
平仄
平平仄平平
韵脚
上平十四寒
上一句
湖上多新诗
下一句
黄鹄举未晚

「潜虬且深蟠」出自:《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潜虬且深蟠」作者: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潜虬且深蟠」辞典释义

◎ 潜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潜·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12

【字彙】俗潛字。
(潛)【唐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鹽切,音。【說文】涉水也。【揚子·方言】潛涵,沉也。
游也。【註】潛行水中,亦曰游。
藏也。【易·乾卦】陽氣潛藏。
【爾雅·釋言】潛,深也。【詩·小雅】潛雖伏矣。
漢水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江出爲沱,漢爲潛。【書·禹貢】沱潛旣道。
丘名。【爾雅·釋丘】晉有潛丘。
地名。【春秋·隱二年】公會戎于潛。
邑名。【史記·楚世家】吳取楚之六潛。
潛江,縣名。【廣輿記】屬安陸府。
牛名。【酉陽雜俎】句漏縣大江中有潛牛。
姓。宋安撫使潛說友。
【小爾雅】魚之所息謂之潛。【詩·周頌】潛有多魚。【傳】潛,糝也。
【廣韻】【集韻】慈艷切,音。義同。一曰伏流。

◎ 虬的意思

【申集中 • 虫】虬·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1

【直音】同虯。詳虯字註。

◎ 且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且·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4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淺野切【正韻】七野切,音跙。借曰之辭。【論語】且予之類是也。
未定之辭。【禮·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
又也。【詩·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
此也。【詩·周頌】匪且有且。【傳】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
姑且也。【詩·唐風】且以喜樂。
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若屬且爲所鹵。
苟且也。【莊子·庚桑楚】老子語南榮趎曰:與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註】且者,姑與物爲雷同,而志不在也。
姓。宋且謹修,明且。俗誤讀苴。
通作俎。薦牲具。祭祀燕饗用之。
【集韻】【韻會】【正韻】子余切,音疽。【說文】薦也。
同趄。行不進也。【易·夬卦】其行次且。別作趦趄。
多貌。【詩·大雅】籩豆有且。
蝍蛆亦曰卽且。【史記·龜筴傳】騰蛇之神,而殆於卽且。
【爾雅·釋天】六月爲且。【郭註】闕詁。或云:一作焦月。六月盛熱,故曰焦。
巴且,見【司馬相如賦】。【史記】作猼且,卽巴焦。
語餘聲。【詩·鄭風】士曰旣且。【朱傳】音疽。語辭,與乃見狂且,其樂只且,匪我思且,椒聊且,曰父母且,諸且字皆語餘聲。
【集韻】【韻會】【正韻】叢租切。與徂同,往也。
【韻會】七序切,徐去聲。恭敬貌。【詩·周頌】有萋有且。【正字通】《說文》且从几,足有二橫。一,地也。象藉於地形。音阻。阻詛諧且爲聲,餘義皆假借。孫愐譌用子余切。《韻會》馬韻且引《說文》義同俎,譌轉魚韻,爲孫切所蔽,音同疽,音義相矛盾。
俎本作且,且字借義旣廣,故別加半肉作俎以別之。

◎ 深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深·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
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
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
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
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
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 蟠的意思

【申集中 • 虫】蟠·康熙筆画:18·部外筆画:12

【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爾雅·釋蟲】蟠,䑕婦。【註】甕器底蟲。
【韻會】蒲官切,音盤。伏也,曲也,屈也。【揚子·太經】龍蟠于泥。
委也。【禮·樂記】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蟠于地。
蟠木。【大戴禮】乗龍而至四海,東至于蟠木。通作盤。【袁公·諸葛亮贊】初九龍盤。
【集韻】蒲波切,音婆。【陸雲·贈鄭曼季詩】所謂伊人,在澗之阿。虎質山嘯,龍輝淵蟠。

总述:诗句潜虬且深蟠出自《送王大昌龄赴江宁》。作者是唐朝诗人岑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