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中途不遇人

诗句
中途不遇人
拼音
 zhōng tú bù yù rén
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脚
上平十一真
上一句
满载剡溪船
下一句
直到尔门前

「中途不遇人」出自:《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
开吴食东溟,陆氏世英髦。多君秉古节,岳立冠人曹。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
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
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
间宰江阳邑,翦棘树兰芳。城门何肃穆,五月飞秋霜。
好鸟集珍木,高才列华堂。时从府中归,丝管俨成行。
但苦隔远道,无由共衔觞。江北荷花开,江南杨梅熟。
正好饮酒时,怀贤在心目。挂席拾海月,乘风下长川。
多沽新丰醁,满载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
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

「中途不遇人」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

「中途不遇人」辞典释义

◎ 中途的意思

⒈  见“中涂”。

◎ 不遇的意思

⒈  不得志;不被赏识。

《孟子·梁惠王下》:“吾之不遇 鲁侯,天也; 臧氏 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蔡泽 者, 燕 人也,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
唐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诗:“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湘中草》:“卿谋 诗文虽不如 西堂 所推,而年少负异才,不遇而死。”

⒉  没碰到。

《后汉书·孔融传》:“俭 与 融 兄 褒 有旧,亡抵于 褒,不遇。”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可又有一説不遇艰难,不显好处。”

◎ 人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人·康熙筆画:2·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总述:诗句中途不遇人出自《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