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莫恋本师金骨地

诗句
莫恋本师金骨地
拼音
 mò liàn běn shī jīn gǔ dì
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
去声四寘
上一句
云径应从鸟外还
下一句
空门无处复无关

「莫恋本师金骨地」出自:《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

野烟秋水苍茫远,禅境真机去住闲。双树为家思旧壑,
千花成塔礼寒山。洞宫曾向龙边宿,云径应从鸟外还。
莫恋本师金骨地,空门无处复无关。

「莫恋本师金骨地」作者: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

「莫恋本师金骨地」辞典释义

◎ 莫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莫·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7

〔古文〕䒬【唐韻】慕各切【集韻】【正韻】末各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
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
【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
【莊子·逍遙遊】廣莫之野。【註】莫,大也。
姓。【通志·氏族略】卽幕氏省文。漢有富人莫氏,見《游俠傳》。唐有比部員外郎莫藏用。
【史記·夏本紀註】五湖之一有莫湖。
與瘼通。【詩·小雅】莫此下民。
與幕通。【史記·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說文】莫故切。同暮。【易·夬卦】莫夜有戎。
菜也。【詩·魏風】彼汾沮洳,言采其莫。【註】音暮。【陸璣疏】莫,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厚而長,有毛刺,今人繅以取繭緒。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爲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謂之酸迷,冀州人謂之乾絳,河、汾之閒謂之莫。
通膜。【禮·內則】去其皽。【註】皽謂皮肉之上魄莫也。
【韻會】莫白切,音陌。靜也。【詩·小雅】君婦莫莫。【註】言淸靜而敬至也。【左傳·昭二十八年】德正應和曰莫。
【唐韻古音】平聲,音謨。《漢書》註引《詩》聖人莫之作謨。【直音】作。

◎ 恋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恋·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字彙】俗戀字。
(戀)

◎ 本师的意思

⒈  犹祖师。 《史记·乐毅列传论》:“乐臣公 学 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 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

河上丈人 教 安期生,安期生 教 毛翕公,毛翕公 教 乐瑕公,乐瑕公 教 乐臣公。”

⒉  所从受业的老师。

《后汉书·桓荣传》:“世祖 从容问 汤 本师为谁, 汤 对曰:‘事 沛国 桓荣。’”
宋 黄庭坚 《忆帝京·赠弹琵琶奴》词:“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借问本师谁,敛拨当心住。”
《水浒传》第五三回:“公孙胜 道:‘师父似这般的黄巾力士,有一千餘员,都是本师真人的伴当。’”
清 恽敬 《与李汀州》:“自 隋 唐 学禪者以山名、寺名称其本师, 南北宋 道学诸儒踵行之,各举本师所居之地为先生之称,后渐行之於非受业者。”

⒊  佛教徒对释迦如来的尊称,意为根本的教师。

唐 白居易 《画西方帧记》:“我本师释迦如来言,从是西方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号极乐。”
亦为僧徒对传戒师父的敬称。 五代 齐己 《勉道林谦光鸿蕴二侄》诗:“旧林诸姪在,还住本师房。”
《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我这本师,却是 墦臺寺 里监院。”
清 赵翼 《游高旻寺赠清凉上人》诗:“緇流三百辈,齐守本师风。”

◎ 金的意思

【戌集上 • 金】金·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居音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
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食貨志】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註】白金,銀也。赤金,丹陽銅也。師古曰:金者五色,黃金、白銀、赤銅、靑鉛、黑鐵。
【公羊傳·隱五年】百金之魚。【註】百金,猶百萬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萬錢矣。【莊子·逍遙遊】不過數金。【註】百金,金方寸,重一斤爲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記·平準書】黃金一斤。【註】索隱曰:如淳云:時以錢爲貨,黃金一斤直萬錢,非也。
臣瓚云: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是其義也。董彥遠曰:漢一斤金四兩,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兩爲一斤。兵法:興師一萬,日費千金。燕昭王以千金養士,皆此數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銖爲一金也。
樂有八音,一曰金。【左傳·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擊鐘以爲奏樂之節。金,謂鐘及鎛也。【周禮·春官·鍾師】掌金奏。
兵也。【禮·中庸】衽金革。【朱註】金戈兵之屬。
【韻會】軍行鉦鐸曰金。【釋名】金鼓。金,禁也,爲進退之禁也。【前漢·李陵傳】聞金聲而止。【註】金,鉦也。一名鐲。
黃色也。【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註】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宮中行樂詞】柳色黃金嫩。
堅也。【前漢·司馬相如傳】上金隄。【註】金隄,言水之隄塘,堅如金也。【賈誼·過秦論】金城千里。
官名。【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靑之戒令。【魏志·王修傳】行司金中郞將。【唐書·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遼史·國語解】隂山採金置冶採鍊,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紀】置淮南淘金司。
【前漢·百官公卿表】更名執金吾。【註】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銅爲之,黃金塗兩末,謂爲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
【論語·摘輔象】風后受金法。【註】金法,言能決理是非也。
地名。【五音集韻】金州,周爲附庸國,魏於安康縣置東梁州,後周攺爲金州。
【前漢·地理志】金城郡。【註】昭帝始元六年置。應劭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瓚曰:稱金,取其堅也。【方輿勝覽】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氣,埋金鎮之,故名。
山名。【廣輿記】在鎮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故名。
【述異記】黃金山,生交讓樹。【又】南金山有師子獸。
臺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謂黃金臺。
花名。【五代史·附錄】湯城淀池多異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樹名。【洞冥記】影蛾池北有生金樹。破之皮閒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樹。
草名。【周禮·春官·鬱人註】鬱金香草,宜以和鬯。
【拾遺記】祖梁國獻蔓金苔。【正字通】百兩金,藥名。
【唐本草】牡丹,亦名百兩金。
古天子號。【帝王世紀】少昊氏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
國號。【金史·太祖紀】國有金水,源產金,故號大金。
姓。【五音集韻】古天子,金天氏之後。
漢複姓。金留氏,出《姓苑》。
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書·藝文志】海蟾子元英還金篇一卷。【宋史·藝文志】叢金訣一卷。
神名。【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註】金形似馬,碧形似雞。
闕門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註】武帝時更名魯班門爲金馬門。
金精,珠名。見【博雅釋珠】。
鍾名。【拾遺記】帝顓頊有浮金之鍾。
星名。【酉陽雜俎】北斗第三星曰視金。【淸異錄】高麗謂星曰屑金。
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經。
石名。【淮南子·地形訓】黃澒五百歲生黃金。【註】澒,水銀也。黃金,石名。
去聲。【字彙補】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閉舌。
【韻補】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剛柔相傷,火爛銷金。

◎ 骨的意思

【亥集上 • 骨】骨·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0

【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音汨。【說文】肉之覈也。【釋名】骨,滑也。骨堅而滑也。【靈樞經】腎主骨,張筋化髓榦,以立身。【周禮·天官·疾醫】以酸養骨。【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疏】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
牲骨。【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
姓。【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
【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
苦骨,苦參別名。
多骨,白荳別名。見【本草綱目】。

◎ 地的意思

【丑集中 • 土】地·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古文〕埊埅嶳【廣韻】徒四切【集韻】大計切【韻會】徒二切【正韻】徒利切,音弟。【說文】元氣初分,重濁隂爲地,萬物所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
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
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閉目自愼,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按吳棫收地入箇韻,音隋,則過可如字讀,沱隋亦平去閒耳。本作坔。

总述:诗句莫恋本师金骨地出自《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作者是唐朝诗人杨巨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