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远洞省穿湖底过

诗句
远洞省穿湖底过
拼音
 yuǎn dòng shěng chuān hú dǐ guò
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
下平五歌、去声二十一个
上一句
一别苕溪多少年
下一句
断崖曾向壁中禅

「远洞省穿湖底过」出自:《寄新头陀》

见说北京寻祖后,瓶盂自挈绕穷边。相逢竹坞晦暝夜,
一别苕溪多少年。远洞省穿湖底过,断崖曾向壁中禅。
青城不得师同住,坐想沧江忆浩然。

「远洞省穿湖底过」作者: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

「远洞省穿湖底过」辞典释义

◎ 远的意思

【酉集下 • 辵】远·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0

〔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
【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
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俗作逺。

◎ 洞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洞·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弄切,音恫。【說文】疾流也。【班固·西都賦】潰渭洞河。
深也,朗徹也。【顏延之詩】識密鑒亦洞。
通也。【司馬相如·大人賦】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貫也。亦貫徹之意。【史記·蘇秦傳】遠者括臂洞胸。
洞洞,質慤貌。【禮·祭義】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
洞疑,心不定也。【史記·蘇秦傳】虛喝洞疑。
幽壑曰洞。
【後漢·梁冀傳】連房洞戸。【註】洞,通也。謂相當也。
洞庭,湖名。
山名,在長沙。
【集韻】徒孔切【正韻】徒總切,音動。義同。
【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洪洞,縣名。
洚洞,水無涯貌。
鴻洞,相連貌。【淮南子·天文訓】天地鴻洞。亦作澒洞。【枚乗·七發】澒洞兮蒼天。
【韻補】叶徒當切,音唐。【道藏歌】開度飛元眞,凝化淪空洞。帝眞始明精,號曰子元陽。

◎ 省的意思

【午集中 • 目】省·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4

〔古文〕䁞【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息幷切,騂上聲。【說文】視也。【爾雅·釋詁】察也。【易·觀卦】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敎。【論語】吾日三省吾身。
【廣韻】審也。【正字通】明也。【列子·楊朱篇】實僞之辨,如此其省也。
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
【爾雅·釋詁】善也。【詩·大雅】帝省其山。【箋】省,善也。【禮·大傳】省于其君。【註】善于其君,謂免于大難也。
【小爾雅】過也。【史記·秦始皇紀】飾省宣義。【註】飾,文飾也。省,過也。
【博雅】省省,不安也。【揚子·方言】秦晉之閒謂不安爲省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景切,生上聲。禁署也。【前漢·昭帝紀】帝姊長公主共養省中。【蔡邕云】本爲禁中,避元后父名改曰省中。【師古曰】省,察也。言入此中者當察視,不可妄也。
【唐書·百官志】官司之別曰省,曰臺,如尚書,黃門,中書,祕書,殿中,內侍六省是也。【韻會】本作。或作。
【集韻】也。【韻會】少也。【左傳·僖二十一年】貶食省用。【禮·鄉飲·酒義】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及介省矣。【註】小減曰省。【史記·李將軍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註】省,少也。
【釋名】省,嗇也。曜嗇約少之言也。
藕名。【淸異錄】北戎藕止三孔,漢語轉譯其名曰省事三。
姓。【左傳】宋大夫省臧。
與眚通。【書·洪範】王省惟歲。【史記·宋世家】作眚。【公羊傳·莊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省。【左傳】【穀梁】作眚。
【集韻】息淺切,音蘚。同獮。秋田也。【禮·玉藻】惟君有黼裘,以誓省。【註】省,當爲獮。【說文】本作。从睂省,从屮。【徐鉉曰】屮,通識也。【同文舉要】舊从目从屮,徹於目者,能省視。
从少从目。凡物少經目則省事。眇同意。【字彙補】又作①。①字原作屮下省。

◎ 穿的意思

【午集下 • 穴】穿·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緣切,音川。【說文】通也,穴也。【詩·召南】誰謂䑕無牙,何以穿我屋。【前漢·食貨志】彭吳穿穢貊,朝鮮置滄海郡。【註】本皆荒梗,始開通之,故言穿。
【增韻】委曲入也,鑽也,鑿也。【前漢·溝洫志】穿渠漑田。
【廣韻】孔也。【史記·鄧通傳】孝文夢欲上天,有一黃頭郞從後推之,上顧見其衣裻帶後穿。【後漢·耿恭傳】衣屨穿決。
國名。【爾雅·釋地八狄疏】六曰穿胷。
【本草】百穿,蜂房也。
【拾遺記】江東謂正月二十日爲天穿日,用紅縷繫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
【廣韻】尺絹切【集韻】【韻會】【正韻】樞絹切,音釧。貫也。【前漢·司馬遷傳】貫穿經傳。
叶樞倫切,音春。【揚雄·長楊賦】逮至聖文,隨風乗流,方垂意於至寧,躬服節儉,綈衣不敝,革鞜不穿,大厦不居,木器無文。【註】寧,讀近寅。穿,樞倫切。
【韻會小補】於權切,音淵。火起貌。

◎ 湖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湖·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9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說文】大陂也。【周禮·夏官·職方氏】楊州,其浸五湖。【水經注】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上湖,滆湖。
水名。【水經注】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
州名。【廣輿記】屬浙江,吳曰吳興,隋唐曰湖州,今爲湖州府。

◎ 底的意思

【寅集下 • 广】底·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音邸。【說文】山居也。
【說文】下也。
【玉篇】止也。【爾雅·釋詁】底,待也。【註】止也。【疏】底者,在物之下,是亦止也。
【玉篇】滯也。【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註】底,滯也。【晉語】戾久將底,底箸滯淫。
【增韻】器臀也。【詩·大雅】于橐于囊。【箋】無底曰橐。有底曰囊。
文書槀曰底。【春明退朝錄】公家文書稿,中書謂之草,樞密院謂之底,三司謂之檢。祕府有梁朝宣底二卷,卽貞明中崇政院書也。
凡供役使者曰小底。【晉公談錄】皇城使劉承規,在太祖朝爲黃門小底。
設疑之辭。【匡謬正俗】俗謂何物爲底。此本言何等物,後省何,直云等物耳。應璩詩云:用等謂才學,言用何等才學也。去何言等,其言已舊,今人不詳根本,乃作底字,非也。唐人詩多用底字。【杜甫·寄王陶二少尹詩】文章差底病。【韓愈·曲江寄白舍人詩】有底忙時不肯來。
與厎通。【韻會】厎,通作底。【詩·小雅】靡所底止。【傳】底,至也。
與砥通。【前漢·枚乗傳】磨礱底厲。【註】底,柔石也。
叶都木切,音啄。【郭璞·東海外大壑讚】寫溢洞穴,暵昏龍燭。爰有天壑,號爲無底。

◎ 过的意思

【酉集下 • 辵】过·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9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卦名。易大過,小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㵎名。【詩·大雅】溯其過㵎。
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总述:诗句远洞省穿湖底过出自《寄新头陀》。作者是唐朝诗人周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