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苔竹素所好

诗句
苔竹素所好
拼音
 tái zhú sù suǒ hǎo
平仄
平仄仄仄仄
韵脚
上声十九皓、去声二十号
下一句
萍蓬无定居

「苔竹素所好」出自:《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远游长儿子,几地别林庐。
杂蕊红相对,他时锦不如。具舟将出峡,巡圃念携锄。
正月喧莺末,兹辰放鹢初。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
托赠卿家有,因歌野兴疏。残生逗江汉,何处狎樵渔。

「苔竹素所好」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苔竹素所好」辞典释义

◎ 苔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苔·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唐韻】徒哀切【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蘚也。【淮南子註】靑苔,水垢也。【陸龜蒙·苔賦】高有瓦苔,有澤葵,散岩竇者曰石髮,補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水曰陟釐。【述異記】苔,又名重錢,呼爲宣蘚,南人呼爲姤草。【集韻】亦作菭。

◎ 竹的意思

【未集上 • 竹】竹·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0

【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音竺。【說文】冬生靑艸,象形。下垂箁箬也。【竹譜】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又】竹雖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鮮育,五嶺實繁。【詩·衞風】綠竹猗猗。【禮·月令】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史記·貨殖傳】渭川千畝竹,其人與千戸侯等。【釋名】竹曰个。【淮南子·俶眞訓】竹以水生。
八音之一。【周禮·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竹。【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史記·律書註】古律用竹。【前漢·律歷志】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隂,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閒而吹之,以爲黃鐘之宮。【釋名】竹曰吹。吹,推也,以氣推發其聲也。
竹。【左傳註】造書于竹。
竹帛。【史記·孝文紀】請著之竹帛,宣布天下。【說文】著之竹帛謂之書。
竹花,竹實。【謝靈運·晉書】元康二年,巴西界竹生花,紫色,結實。【本草】竹花一名草華。【莊子·秋水篇】鵷雛非練實不食。【註】練實,竹實也。
竹醉日。【岳陽風土記】五月十三日謂之龍生日,可種竹,《齊民要術》所謂竹醉日也。
地名。【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史記】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前漢·地理志】孤竹在遼西令支縣。【又】沛郡有竹縣。【註】今竹邑。【又】廣漢郡屬縣有綿竹。【又】零陵郡竹山縣。【水經注】藉水東南流,與竹嶺水合。【穆天子傳】我徂黃竹。【零陵記】桂竹之野。【楊愼集】桂竹,後稱貴竹,今貴州。【福建志】南安縣有苦竹山。
官名。【唐書·百官志】司竹監掌植竹葦,供宮中百司簾篚之屬。
書名:【竹書紀年】【戴凱之·竹譜】【劉美之·續竹譜】。
姓。【廣韻】伯夷、叔齊之後,以竹爲氏。後漢有下邳相竹曾。
草名。【永嘉郡志】靑田縣有草,葉似竹,可染碧,名爲竹靑。【宛陵詩註】錦竹,草名,似竹而斑。
木名。【益部方物略】竹柏,生峨嵋山,葉繁長而籜似竹。
花藥名。【本草】石竹,瞿麥也。鹿竹、菟竹,黃精也。玉竹,葳蕤也。
菜名。【齊民要術】竹菜,生竹林下,似芹科而莖葉細,可食。【羣芳譜】淡竹葉,一名竹葉菜,嫩時可食。
果名。【桂海虞衡志】木竹,子、皮色、形狀全似大枇杷,肉甘美,秋冬閒實。
䑕名。【贊寧·筍志】竹根有䑕,大如貓,其色類竹,名竹豚,亦名稚子,杜詩所謂筍根稚子也。
魚名。【桂海虞衡志】竹魚出灕水,狀如靑魚,味似鱖。
酒名。【張協·七命】豫北竹葉。【張華詩】蒼梧竹葉淸。
【集韻】敕六切,音畜。萹竹,草名。
與屬玉之屬通,鴨也。【揚雄·蜀都賦】獨竹孤鶬。
叶職律切。【謝惠連·雪賦】雪宮建于東國,雪山峙于西域。岐昌發詠于來思,姬滿申歌于黃竹。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註】曲,區聿切。竹,職律切。

◎ 素的意思

【未集中 • 糸】素·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4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訴。【說文】作,白緻繒也。从糸,取其澤也。【九經字㨾】隷省作素。【小爾雅】縞之麤者曰素。【釋名】素,朴素也。已織則供用,不復加巧飾也。【急就篇註】素謂緝之精白者。【禮·雜記】純以素。【註】素,生帛也。
【易·履卦】素履往旡咎。【疏】處履之始而用質素。
【詩·齊風】充耳以素乎而。【傳】素,象瑱。
【詩·魏風】不素餐兮。【傳】素,空也。
【禮·檀弓】有哀素之心也。【註】凡物無飾曰素。
【禮器】或素或靑。【註】素,尙白。
【左傳·僖二十八年】其衆素飽。【疏】素訓爲直。
【楚語】夫謀必素。【註】素,猶豫也。
【博雅】素,本也。
姓。【姓氏急就篇】後魏有幷州刺史素延。
【禮·中庸】素隱行怪。【註】素讀爲傃,猶鄕也。○按《朱子·中庸章句》,素,按《漢書》當作索,蓋字之誤也。
與傃通。【戰國策】竭智能,示情素。【註】素、傃通,誠也。
與嗉通。【史記·天官書】張素爲㕑,主觴客。【註】索隱曰:素,嗉也。
【韻補】叶孫租切。【古詩】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按《說文》自爲部,今倂入。,同。

◎ 所的意思

【卯集中 • 户】所·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疏舉切【集韻】【韻會】爽阻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
【商頌】及爾斯所。
【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召誥】王敬作所。
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註】里所,猶里許也。
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叶襄里切,音徙。【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 好的意思

【丑集下 • 女】好·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古文〕【唐韻】呼皓切【集韻】【韻會】【正韻】許皓切,蒿上聲。美也,善也。【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相善也。【詩·衞風】永以爲好也。
好會也。【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
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
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
【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音耗。【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詩·唐風】中心好之
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璧羨尺好,三寸以爲度。【註】羨,徑也。璧羨,以起度也。好,璧孔也。
姓。見【纂文】。
叶呼厚切,音吼。【王褒·講德論】毛嬙西施,善毀者不能蔽其好。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揜其醜。
叶滂佩切,音配。【楚辭·九章】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母姣而自好。
叶呼切,音詬。【詩·唐風】豈無他人,維子之好。叶上究。

总述:诗句苔竹素所好出自《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