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灯影山光满窗入

诗句
灯影山光满窗入
拼音
 dēng yǐng shān guāng mǎn chuāng rù
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
入声十四缉
上一句
溪流潺潺雨习习
下一句
栋里不知浑是云

「灯影山光满窗入」出自:《宿北乐馆》

欲眠不眠夜深浅,越鸟一声空山远。庭木萧萧落叶时,
溪声雨声听不辨。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
栋里不知浑是云,晓来但觉衣裳湿。

「灯影山光满窗入」作者: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

「灯影山光满窗入」辞典释义

◎ 灯影的意思

⒈  灯光。

唐 沉佺期 《夜游》诗:“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明 孟称舜 《娇红记·明妖》:“我覷他灯影下庞儿无恙。”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八章:“门首的灯影中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

⒉  物体在灯光下的投影。

南唐 陈陶 《题豫章西山香城寺》诗:“祗园 树老梵声小, 雪岭 花香灯影长。”

⒊  指 灯影峡。在 长江 西陵峡。

郭沫若 《再出夔门》诗:“唐僧 师弟立山头, 灯影 联翩猪与猴。”

◎ 山的意思

【寅集中 • 山】山·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0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與刪音同。【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 光的意思

【子集下 • 儿】光·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古文〕炗【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 满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满·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1

〔古文〕【唐韻】【正韻】莫旱切【集韻】母伴切,音懣。【說文】盈溢也。【書·大禹謨】不自滿假。【傳】滿謂盈實。【正義】滿以器喩,故爲盈實。【管子·霸言篇】地大而不爲,命曰土滿。人衆而不理,命曰人滿。兵威而不止,命曰武滿。
姓,晉滿奮。
【集韻】莫困切,音悶。同懣。【說文】煩也。或省作滿。【前漢·霍光傳】憂滿不食。
【韻補】叶美辨切,音免。【蘇軾詩】南都從事亦學道,不恤枯腸誇腦滿。問羊他日到金華,應時相將遊閬苑。
、満、。

◎ 窗的意思

【午集下 • 穴】窗·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7

〔古文〕【唐韻】楚江切【集韻】【韻會】初江切。與牕同。【說文】本作囪。在牆曰牖,在戸曰囪。或作窗。【釋名】窗,聰也。於外窺內爲聰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四旁雨夾窗。【註】助戸爲明。亦作牕。
【集韻】【韻會】麤叢切,音怱。通孔也,竈突也。【韻會】案集韻,麤叢切,類篇韻補俱同。或作䆫牕。【鮑昭·玩月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銷䆫。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陶潛詩】有酒有酒,閒飮東牕。願言懷人,舟車靡從。則䆫字合又於東韻收入。

◎ 入的意思

【子集下 • 入】入·康熙筆画:2·部外筆画:0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廣韻】納也,得也。
【增韻】沒也。
【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总述:诗句灯影山光满窗入出自《宿北乐馆》。作者是唐朝诗人陈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