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所费百钱本

诗句
所费百钱本
拼音
 suǒ fèi bǎi qián běn
平仄
仄仄仄平仄
韵脚
上声十三阮
上一句
贵贱不敢争
下一句
已得十倍赢

「所费百钱本」出自:《估客乐》

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求名有所避,求利无不营。
火伴相勒缚,卖假莫卖诚。交关但交假,本生得失轻。
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亦解市头语,便无邻里情。
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归来村中卖,敲作金石声。
村中田舍娘,贵贱不敢争。所费百钱本,已得十倍赢。
颜色转光净,饮食亦甘馨。子本频蕃息,货贩日兼并。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
客心本明黠,闻语心已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
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
市卒酒肉臭,县胥家舍成。岂唯绝言语,奔走极使令。
大儿贩材木,巧识梁栋形。小儿贩盐卤,不入州县征。
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鲸。钩距不敢下,下则牙齿横。
生为估客乐,判尔乐一生。尔又生两子,钱刀何岁平。

「所费百钱本」作者: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他…

「所费百钱本」辞典释义

◎ 所的意思

【卯集中 • 户】所·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疏舉切【集韻】【韻會】爽阻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
【商頌】及爾斯所。
【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召誥】王敬作所。
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註】里所,猶里許也。
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叶襄里切,音徙。【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 费的意思

【酉集中 • 貝】费·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5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芳未切,音沸。【說文】散財用也。【註】徐曰:財散出如湯沸然。【論語】君子惠而不費。【何晏註】無費於財。
【玉篇】損也,耗也。【禮·曲禮】不辭費。【韓詩外傳】不爲公費乎。
【玉篇】用也。【史記·聶政傳】故進百金者,將用爲夫人麤糲之費。
【廣韻】惠也。
【集韻】分物切,音弗。【禮·中庸】君子之道,費而隱。【鄭註】費,猶佹也。【釋文】本又作拂。【朱傳】費,用之廣也。音符味反。
【廣韻】【集韻】【正韻】兵媚切,音秘。邑名,在魯。同鄪。【書·費誓傳】費,魯東郊之地名。
【集韻】父沸切,音屝。姓也。【急就篇註】費氏,楚大夫費無極之後。漢有費直。

◎ 百的意思

【午集中 • 白】百·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1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
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
百鷯。鳥名。見【大戴禮】。
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
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
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
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國,馬韓之屬,在遼東之東。
姓。百豐,列子弟子。
複姓。【風俗通】秦百里奚之後,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勵也。【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曲踴三百。【註】言每跳皆勉力爲之。
唐謂行杖人曰五百。【後漢·曹節傳註】五百字,本爲伍佰。伍,當也。佰,道也。使之導引,當道陌中,以驅除也。【續志】五百赤幘絳褠,卽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
叶伯各切,音博。【前漢·季布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易林】營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歷年八百。
叶畢吉切,音必。【歐陽修·潭園詩】一華聊一醉,盡醉猶須百。而我病不㱃,對花空嘆息。

◎ 钱的意思

【戌集上 • 金】钱·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8

【唐韻】昨先切【集韻】財仙切【正韻】才先切,音前。【玉篇】財也。【集韻】貨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其流行無不徧也。【正字通】冶銅爲錢,易貨也。古之爲市,所有易所無,布幣金刀龜貝之法窮,錢始行。周制以商通貨,太公望立九府圜法,錢外圓而內孔方,輕重以銖。圜者爲均通也。九府者,掌財帛之官也。歷代便之。周景王鑄大錢,曰寶貨,肉好有輪郭,以勸農贍不足,百姓蒙其利。錢形似璧,故亦稱肉好。或謂肉爲邊,不知錢邊曰郭,肉在邊之中也。漢以後,大小輕重不一,名稱各殊,國家攺元必更錢,以年號爲文,輪郭如舊。紀錢制者,唐張台封演有泉譜,陶岳有貨泉錄,宋洪遵有泉志,馬端臨有錢幣考,彼此異同,本註不具載。
與泉同。【史記·天官書】下有積錢,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註】錢古作泉字。
【朝野僉載】張鷟號靑錢學士,謂萬選萬中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錢唐縣。【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
【後漢·梁冀傳】意錢之戲。【何承天·纂文】一曰詭億,一曰射意,一曰射數,一曰持掩,卽今攤錢也。【潛夫論】或以遊博持掩爲事。【註】博,博六也。掩,意錢也。【歐陽修詞】堂上簸錢堂下走。
馬飾。【古樂府】鐵㚇金面靑連錢。【庾信·楊柳歌】連錢障泥渡水騎。【晉書·王濟傳】作連乾。
綠錢,苔別名。【沈約詩】賔階綠錢滿,客位紫苔生
【岑參詩】楡莢小於錢。【張籍詩】蓮葉出水大如錢。
連錢,䳭鴒別名。【廣韻】頸有錢文。一名錢母。
姓。晉有歷陽太守錢鳳。
【唐韻】卽淺切【集韻】【韻會】子淺切【正韻】子踐切,音翦。【說文】銚也。古田器。【詩·周頌】庤乃錢鎛。【傳】錢,銚也。
【集韻】在演切,音踐。義同。
【字彙補】古與盞通。酒器也。【續鐘鼎銘】有雀錢。

◎ 本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本·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1

〔古文〕楍㮺【唐韻】【正韻】布忖切【集韻】【韻會】補衮切,奔上聲。【說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草木之根柢也。【左傳·昭元年】木水之有本原。【班固·西都賦】元元本本,殫見洽聞。
【玉篇】始也。
【廣韻】舊也,下也。【禮·禮器】反本修古,不忘其初。【爾雅·釋器疏】柢本也,凡物之本,必在底下。
【左傳註】豫爲後地曰張本。
【曲禮】韭曰豐本,菖蒲根曰昌本。
【集韻】【類篇】逋昆切。同奔。喻德宣譽曰本走。
叶方典切,音匾。【班婕妤·擣素賦】調非常律,聲無定本。或連躍而更投,或暫舒而常斂。

总述:诗句所费百钱本出自《估客乐》。作者是唐朝诗人元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