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才唱第三条烛尽

诗句
才唱第三条烛尽
拼音
 cái chàng dì sān tiáo zhú jǐn
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
上声十一轸
上一句
一片升平雅颂声
下一句
南宫风月画难成

「才唱第三条烛尽」出自:《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后首一作薛能诗)》

褒衣博带满尘埃,独自都堂纳卷回。蓬巷几时闻吉语,
棘篱何日免重来。三条烛尽钟初动,九转丹成鼎未开。
残月渐低人扰扰,不知谁是谪仙才。
白莲千朵照廊明,一片升平雅颂声。
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风月画难成。

「才唱第三条烛尽」作者: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

「才唱第三条烛尽」辞典释义

◎ 才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才·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說文】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書正譌】才,木質也。在地爲木,旣伐爲才,象其枝根斬伐之餘。从木省。別作材,非。
天地人爲三才。【易·繫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一曰能也。【禮·文王世子】必取賢斂才焉。【論語】才難,不其然乎。【前漢·武帝紀】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唐書·百官志】擇人以四才。【邵堯夫曰】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
質也,力也。【詩·魯頌】思無期,思馬斯才。【傳】多材也。【孟子】非天之降才爾殊也。【近思錄】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淸則才淸,氣濁則才濁。
姓。明尙書才寬。
【集韻】通作材。【說文】材,水挺也。从木,才聲。【徐曰】木勁直可用,故曰入山掄可爲材者。人之有才,義出於此。
【正韻】與纔通。古用才爲纔始字。【晉書·謝混傳】才小冨貴,便豫人家事。
與裁通。【戰國策】惟王才之。
與財通。【前漢·揚雄傳】財足以奉宗廟。
【集韻】將來切,與哉同。亦始也。【爾雅·釋詁疏】哉,古文作才。以聲近,借爲哉始之哉。
作代切,音再。義同。
叶卽由切,音遒。【焦氏·易林】季子多才,使我不憂。

◎ 唱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唱·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8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尺亮切,音厰。【說文】導也。【玉篇】禮記曰:一唱而三歎。○按《樂記》今本作倡。
【廣韻】發歌也。【廣韻】亦作誯。【集韻】亦作昌。

◎ 第的意思

【未集上 • 竹】第·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弟。次第也。【左傳·哀十六年】子西曰:楚國第我死,令尹、司馬非勝而誰。【註】用士之次第。
但也。【史記·陳丞相世家】陛下第出僞遊雲夢。【註】第,且也,但也。
第宅。【前漢·高帝紀】爲列侯者賜大第。【註】孟康曰:有甲乙次第,故曰第也。【司馬相如·喻巴蜀檄】位爲通侯,居列東第。
複姓。【後漢·第五倫傳】齊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爲氏,有第五、第八等氏。
同弟。【說文】第本作弟,韋束之次第也。今爲兄弟字。
【集韻】一曰順也。
【韻會】舊註作苐,非。苐,草也。

◎ 三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三·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2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法志】秦造參夷之誅。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 条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条·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田聊切,音迢。或作樤。【說文】小枝也。【徐曰】自枝而出也。【詩·周南】伐其條枚。【傳】枝曰條,榦曰枚。
長也。【書·禹貢】厥木惟條。
木名。橘屬。【爾雅·釋木】柚條。【詩·秦風】有條有梅。【埤雅】柚似橙而大于橘。一名條。
條理也。【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條然,嘯貌。【詩·王風】中谷有蓷,條其歗矣。
條達也。【前漢·郊祀歌】聲氣遠條。
條鬯也。【前漢·律志】隂陽萬物,靡不條鬯該成。
敎條。【史記·酷吏傳】以興化條。
條奏。【前漢·元帝詔】條奏無有所諱。
條例。【晉書·劉實傳】撰《春秋條例》二十卷。顏師古曰:凡言條者,一一而疏舉之,若木條焉。
繩也。【禮·雜記】喪冠條屬。
八風之一。【易緯通卦驗】東北曰條風。
【博雅】條條,擾亂也。
鳴條,地名,在河東郡安邑縣。
國名。漢周勃封條侯。
姓。【姓苑】晉有冉閔司空條枚。
【集韻】他彫切,音祧。枝落也。【詩·豳風】蠶月條桑。
癡宵切。義同。
與滌通。【周禮·秋官·之屬】條狼氏。【註】徒歷切,音滌。
叶徒流切,讀若頭。【陸雲·夏府君誄】百行殊揆,君望斯周。栖儀初九,戢翼洪條。

◎ 烛尽的意思

⒈  烛已点完。多表示到了深夜。

《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 汉 郑玄 注:“跋,本也,烛尽则去之,嫌若烬多有厌倦。”
南朝 梁 徐君蒨 《共内人夜坐守岁》诗:“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新唐书·令狐綯传》:“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柴 益喜,烛尽见跋,遂止宿焉。”

总述:诗句才唱第三条烛尽出自《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后首一作薛能诗)》。作者是唐朝诗人韦承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