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余初不下喉

诗句
余初不下喉
拼音
 yú chū bù xià hóu
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脚
下平十一尤
上一句
岂不辱钓罩
下一句
近亦能稍稍

「余初不下喉」出自:《答柳柳州食虾蟆》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强号为蛙哈,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皰。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
端能败笙磬,仍工乱学校。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
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
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
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
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

「余初不下喉」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

「余初不下喉」辞典释义

◎ 余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余·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5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音餘。【說文】語之舒也。【爾雅·釋詁】我也。
四月爲余月。
接余,荇菜也。
【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余。【註】比余,髮之飾也。
姓。由余之後。
【集韻】詳於切,音徐。余吾,水名。在朔方。
【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余,匈奴山名。
于遮切,音邪。褒余,蜀地名。一作褒斜。【漢陽厥】褒斜作褒余。
叶演女切,音與。【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鳴兮聒余。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
與餘同。【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註】余同餘。

◎ 初的意思

【子集下 • 刀】初·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5

〔古文〕䥚【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
【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
【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 不下的意思

⒈  不少于。

汉 晁错 《论贵粟疏》:“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自用兵已来,已经二年,前后所奏杀获,计不下一二万人。”
杨朔 《乱人坑》:“八年来,单单这个乱人坑埋的死人不下六千。”

⒉  不亚于;不次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萨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宫者,俱在京师兑隅,雄丽轩敞,不下宫掖。”
刘光弟 《美酒行》:“云今东省旱,不下西省荒。”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大姐那股高兴的神气,也并不下于我。”

⒊  没有攻克。

《后汉书·公孙瓒传》:“绍 遣将 崔巨业 将兵数万攻围 故安 不下,退军南还。”

◎ 喉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喉·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9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鉤切,音侯。【說文】咽也。【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摏其喉。
【詩·大雅】出納王命,王之喉舌。【傳】喉舌,冢宰也。
【古音餘】喉載虞韻,音胡。【集韻】或作睺。

总述:诗句余初不下喉出自《答柳柳州食虾蟆》。作者是唐朝诗人韩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