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今藏护法龙

诗句
今藏护法龙
拼音
 jīn cáng hù fǎ lóng
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脚
上平二冬、入声十四缉
上一句
昔化冲虚鹤
下一句
云窥香树沓

「今藏护法龙」出自:《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效小谢体》

常爱谢公郡,幽期愿相从。果回青骢臆,共蹑玄仙踪。
灵境若仿佛,烂柯思再逢。飞梁丹霞接,古局苍苔封。
往想冥昧理,谁亲冰雪容。蕙楼耸空界,莲宇开中峰。
昔化冲虚鹤,今藏护法龙。云窥香树沓,月见色天重。
永夜寄岑寂,清言涤心胸。盛游千年后,书在岩中松。

「今藏护法龙」作者:

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今藏护法龙」辞典释义

◎ 今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今·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2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
【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
【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
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从亼會意。,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 藏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藏·康熙筆画:20·部外筆画:14

〔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
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
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說文】《漢書》通用臧。

◎ 护法的意思

⒈  护持佛法。

《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苦节以要厉精之誉,护法以展陵竞之情。”
唐 贾岛 《送僧》诗:“王侯皆护法,何寺讲鐘鸣。”

⒉  护持佛法者。上自梵天 帝释 、八部鬼神,下至人世檀越、施主,都可称护法。

《西游记》第五七回:“遇路上该有这般魔法,解脱我等三人,与他做护法。”
清 无名氏 《西藏记》卷上:“内居护法,乃喇嘛装束,仍娶妻生子,世传其术即中华之巫类。”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二:“﹝ 朱元璋 ﹞此后则公开和地主、巨绅联合,成为他们的保护人,儒家的护法。”

⒊  维护法纪。

梁启超 《外交欤内政欤》:“其馀应兴应革之事,千头万绪,总没有人过问,违法地方是如此,护法地方也是如此。”

◎ 龙的意思

【亥集下 • 龍】龙·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0

〔古文〕竜㰍龒䰱【唐韻】【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
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
【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
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博縣西南。
【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句龍。【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馬名。《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禮·月令】駕蒼龍。
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草名。【詩·鄭風】隰有游龍。【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神名。【山海經】有神名燭龍。【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姓。漢有龍且。
複姓。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漢御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人名。奢龍,黃帝臣。【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
舜臣名。【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廣雅】龍,君也。
【廣韻】通也。
【玉篇】寵也。【詩·商頌】何天之龍。我龍受之。【毛傳】讀如字。【朱傳】寵也。
【玉篇】和也,萌也。
【正韻】與寵同。【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按朱傳作叶音。
【正韻】音曨。【孟子】有私龍斷焉。
【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集韻】黑白雜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叶蒲光切,音龐。【易·坤卦】故稱龍焉。叶上嫌於無陽。【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說文】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

总述:诗句今藏护法龙出自《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效小谢体》。作者是唐朝诗人皎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