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全家羽翼飞
- 拼音
- quán jiā yǔ yì fēi
- 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韵脚
- 上平五微
- 上一句
- 捧诏汀洲去
- 下一句
- 喜抛新锦帐
「全家羽翼飞」出自:《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
且免材为累,何妨拙有机。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清尚宁无素,光阴亦未晞。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
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
「全家羽翼飞」作者: 杜牧
「全家羽翼飞」辞典释义
◎ 全家的意思
⒈ 整个家庭;全家人。
引《三国演义》第八三回:“闞德润 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
鲁迅 《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也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在租界上租了一层屋,装了全家,既不阔绰,也非精穷的。”◎ 羽翼的意思
⒈ 禽鸟的翼翅。
引《管子·霸形》:“寡人之有 仲父 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
汉 严忌 《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
宋 苏轼 《谢秋赋试官启》:“翻然如畀之羽翼,追逸翮以并游;沛然如假之舟航,临长川而获济。”
太平天囯 洪大全 《临江仙》词:“几时舒羽翼,万里取长风。”⒉ 指飞翔。
引唐 韦应物 《将往江淮寄李十九儋》诗:“如何不相见,羽翼有高卑。”
宋 王安石 《鸱》诗:“不知羽翼青冥上,腐鼠相随势亦高。”⒊ 辅佐;维护。
引《吕氏春秋·举难》:“﹝ 魏文侯 ﹞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然而名号显荣者,三士羽翼之也。”
高诱 注:“羽翼,佐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是説也,羽翼吾道,其功岂浅浅哉!”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又褒封 达 胞为 翼王,羽翼天朝。”⒋ 指庇护。
引郭沫若 《恢复·黑夜和我对话》:“罪恶,都是在你的羽翼之下长成;你的话十分靠不住呀,你要晓得!”
⒌ 指辅佐的人或力量。
引汉 枚乘 《七发》:“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植 既以才见异,而 丁仪、丁廙、杨脩 等为之羽翼。”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 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 羌 胡以为羽翼,谓自 陇 以西,可断而有也。”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二:“羽翼怀 商 老,文思忆帝 尧。”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别的出版者,一方面还正在绍介 欧 美 的新作,一方面则在复印 中国 的古刻,这也都是 中国 的新木刻的羽翼。”⒍ 党羽。
引《汉书·刘向传》:“夫乘权藉势之人,子弟鳞集於朝,羽翼阴附者众。”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柔而易制者升为心腹,姦而可使者保为羽翼。”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只怕他羽翼众多,人心叵测。”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八》:“现在一调查,则他所安排的羽翼,竟有七人之多。”◎ 飞的意思
【戌集下 • 飛】飞·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
又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又【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又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又桑飛,鷦鷯別名。又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又【本草】漏蘆一名飛廉。又【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又借作非。【漢·長蔡君頌】飛陶唐其孰能若是。【說文徐註】上旁飞者,象鳥頸。
总述:诗句全家羽翼飞出自《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