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天方刍狗我

诗句
天方刍狗我
拼音
 tiān fāng chú gǒu wǒ
平仄
平平平仄仄
韵脚
上声二十哿
上一句
蛇躯庇有鳞
下一句
甘与尔相亲

「天方刍狗我」出自:《虫豸诗。蟆子(三首)》

蟆子微於蚋,朝繁夜则无。毫端生羽翼,针喙噆肌肤。
暗毒应难免,羸形日渐枯。将身远相就,不敢恨非辜。
晦景权藏毒,明时敢噬人。不劳生诟怒,只足助酸辛。
隼眦看无物,蛇躯庇有鳞。天方刍狗我,甘与尔相亲。
有口深堪异,趋时讵可量。谁令通鼻息,何故辨馨香。
沉水来沧海,崇兰泛露光。那能枉焚爇,尔众我微茫。

「天方刍狗我」作者: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他…

「天方刍狗我」辞典释义

◎ 天方的意思

⒈  原指伊斯兰教发源地 麦加,后泛指 阿拉伯。此泛指 阿拉伯。

《明史·西域传四·天方》:“天方,古 筠冲 地,一名 天堂,又曰 默伽。”
此指 麦加。清 刘智 《天方典礼释要解·例言》:“是书皆 天方 之语,用汉译成文。”

◎ 刍狗的意思

⒈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魏源 本义:“結芻爲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
。 《庄子·天运》:“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芻狗,結芻爲狗,巫祝用之。”
后因用以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 晋 刘琨。《答卢谌》诗:“如彼龜玉,韞櫝毁諸。芻狗之談,其最得乎?”
唐 李颀。《裴尹东溪别业》诗:“始知物外情,簪紱同芻狗。”
明 唐顺之。《读东坡诗戏作》诗:“掃除 李 杜 芻狗語,出入鬼神傀儡門。”
康有为 《屠梅君侍御谢官归索诗为别敬赋》之六:“雜學與夷學,視儒若芻狗。”

◎ 我的意思

【卯集中 • 戈】我·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3

〔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总述:诗句天方刍狗我出自《虫豸诗。蟆子(三首)》。作者是唐朝诗人元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