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先照关城楼
- 拼音
- xiān zhào guān chéng lóu
- 平仄
- 仄仄平平平
- 韵脚
- 下平十一尤
- 上一句
- 山口月欲出
- 下一句
- 溪流与松风
「先照关城楼」出自:《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先照关城楼」作者: 岑参
「先照关城楼」辞典释义
◎ 先的意思
【子集下 • 儿】先·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
又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又姓。【韻會】晉有先軫。又【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沛公吾所願從游,莫爲我先。又先事而爲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違。【禮·月令】先立春三日。又當後而前曰先。【左傳·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長者。【老子·道德經】先天地生。又【廣韻】娣姒曰先後。【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于先後宛若。【註】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師古曰:古謂之娣姒,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之爲妯娌。又【韻會】【正韻】蘇典切,音跣。【越語】句踐親爲夫差先馬。【韻會】前漢太子,太傅少傅屬官有先馬。後漢職如謁者,太子出,則當直者前驅導威儀也。或作洗。◎ 照的意思
【巳集中 • 火】照·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9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㷖。【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又【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关的意思
【戌集上 • 門】关·康熙筆画:19·部外筆画:11
【唐韻】古還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還切,音瘝。【說文】以木橫持門戸也。【韻會】要會也。
又【玉篇】扃也。【正韻】塞門也,門牡也。又關津。【周禮·地官·司關】司關掌國貨之節。以聮門市。【註】界上之門也。【禮·王制】關譏而不征。【易·復卦】先王以至日閉關。又墓門也。【周禮·春官·巾車】及墓,嘑啓關陳車。【註】關,墓門也。又【集韻】通也。【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疏】關通衡石之用,使之和平。【易·同人註】雖是同人卦下之辭,不關六二之義。又【韻會】關,所以閉也。【楚辭·招魂】虎豹九關。【註】使神虎豹,執其關閉。又【正字通】關策,猶關說也。【史記·梁孝王世家】有所關說于景帝。又【博雅】驛也。又塞也。又【正韻】戾機也。又聮絡也。又涉也。【後漢·張升傳】升少好學,多關覽。【註】關,涉也。又由也。【前漢·董仲舒傳】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註】關,由也。又穿也。【禮·雜記】叔孫武叔朝見,輪人以其杖,關轂而輠輪者。【疏】關,穿也。又三關。【淮南子·主術訓】三關者,不可不愼守,謂耳目口不當妄視聽言也。又關藏。【荀悅·申鑒】善養性者得其和,鄰臍三寸謂之關。關藏呼吸,以受四氣也。又關脉。【史記·倉公傳】少陽初關一分。【註】脉經云:從魚際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從寸至尺,名曰尺,澤后尺前名曰關。陽出隂入,以關爲界。又關孔。【周禮·冬官·車人·五分其長以其一爲之首註】首六寸,謂今剛關頭斧。【疏】漢時斧近刃,皆以剛鐵爲之。又以柄關孔。又【史記·封禪書】因巫爲主人,關飮食。○按關卽索字意。又【韻會】閒關,崎嶇屈轉貌。【後漢·荀彧傳】荀君乃越河冀閒關,以從曹武。又【正韻】關白也。【前漢·王褒傳】進退得關其忠。又【正字通】閒關,車聲。【詩·小雅】閒關,車之兮。【傳】閒關,設也。又【正字通】關關,鳥鳴聲。【詩·周南】關關雎鳩。【傳】關關,和聲也。又斧名。【後漢·馬融傳】揚關斧。【註】關斧,斧名也。又地名。【史記·項羽紀】行略定秦地函谷關。【前漢·高帝紀】先入定關中者王之。【註】自函谷關以西總名關中。又【集韻】亦姓。又【集韻】烏關切【正韻】烏還切,音彎。【集韻】持弓關矢也。【左傳·昭二十一年】將注豹則關矣。【註】關,引弓。【釋文】烏環反。【孟子】越人關弓而射之。又【韻補】叶圭懸切,音涓。【劉歆·遂初賦】馳大行之嚴防,入天井之喬關。望庭燧之皦皦,飛旌旐之翩翩。【盧諶·懷古詩】藺生在下位,繆子稱其賢。奉辭馳出境,伏軾徑入關。◎ 城楼的意思
⒈ 城门上的了望楼。
引《后汉书·邓禹传》:“光武 舍城楼上,披舆地图。”
《三国志·魏志·郭皇后传》:“霖雨百餘日,城楼多坏。”
唐 白居易 《寄微之》诗:“驛路缘云际,城楼枕水湄。”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到得关上,立刻开了大厅来招待他。这大厅就是城楼的中一间。”
总述:诗句先照关城楼出自《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作者是唐朝诗人岑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