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果重鸟先鵮

诗句
果重鸟先鵮
拼音
 guǒ zhòng niǎo xiān qiān
平仄
仄仄仄仄?
韵脚
上一句
菌须虫已蠹
下一句
冰莹怀贪水

「果重鸟先鵮」出自:《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

汉法戎施幕,秦官郡置监。萧何归旧印,鲍永授新衔。
币聘虽盈箧,泥章未破缄。蛛悬丝缭绕,鹊报语詀諵.
再砺神羊角,重开宪简函。鞶缨骢赳赳,緌珮绣縿縿。
逸翮怜鸿翥,离心觉刃劖。联游亏片玉,洞照失明鉴。
遥想车登岭,那无泪满衫。茅蒸连蟒气,衣渍度梅黬.
象斗缘谿竹,猿鸣带雨杉。飓风狂浩浩,韶石峻崭崭。
宿浦宜深泊,祈泷在至諴.瘴江乘早度,毒草莫亲芟。
试蛊看银黑,排腥贵食咸。菌须虫已蠹,果重鸟先鵮.
冰莹怀贪水,霜清顾痛岩。珠玑当尽掷,薏苡讵能谗。
荆俗欺王粲,吾生问季咸。远书多不达,勤为枉攕攕.

「果重鸟先鵮」作者: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他…

「果重鸟先鵮」辞典释义

◎ 果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果·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火切,音裹。【說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易·說卦】乾爲天,爲木果。【註】果實著木,有似星之著天也。【周禮·地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應劭曰】木曰果,草曰蓏。【張晏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
勝也,尅也。【左傳·宣二年】殺敵爲果,致果爲毅。
決也。【禮·內則】將爲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
驗也。【宋書·后妃傳】今果然矣。
釋氏因果。【隋書·經籍志】釋迦敎化弟子多有正果者。
果然,獸名。【宋國史補】揚州取一果然,數十果然可得。
【爾雅·釋蟲】果蠃,蒲盧。【疏】細腰蠭也。
與惈通。【左思·吳都賦】風俗以韰果爲嫿。【方言】惈,勇也,古字通。
【集韻】【韻會】苦果切。音顆。果然。飽貌。【莊子·逍遙遊】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唐韻】【集韻】【韻會】同婐。女侍也。【孟子】二女果。
通裸。【廣韻】赤體也。
【集韻】【韻會】與祼通。【周禮·春官·大宗伯】大賔客則攝而載果。【小宗伯】辨六彝之名物,以待果將。
魯火切,音臝。【周禮·春官·宗伯】龜人掌六龜之屬,東龜曰果屬。字从田从木,今趨便作果,俗作菓,非。

◎ 重的意思

【酉集下 • 里】重·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2

〔古文〕【唐韻】柱用切【集韻】【韻會】儲用切,音緟。【說文】厚也。【增韻】輕之對也。【易·繫辭】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
【廣韻】更爲也。【博雅】重,再也。
難也。【戰國策】臣之所重處重留也。【註】重,猶難也。【前漢·淮南王傳】文帝重自切責之。【註】如淳曰:重,難也。
貴也。【戰國策】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註】重,猶貴也。
尊也。【禮·祭統】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註】重,猶尊也。
尚也。【禮·緇衣】臣儀行不重辭。【註】重,猶尚也。【疏】爲臣之法,不尚虛華之辭。
數也。【左傳·襄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註】重,猶數也。
甚也。【禮·檀弓】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戰國策】今富摰能而公重不相善也。【註】重猶甚也。
【淮南子·汜論訓】古者,人醇,工龎,商朴,女重。【註】女重,貞正無邪。
【戰國策】軍重踵高宛。【註】重,輺重也。【前漢·張耳餘傳】從閒路絕其輺重。
星名。【博雅】歲星謂之重星。
縣名。【前漢·地理志】重平縣,屬渤海郡。
山名。【山海經】有重隂之山。
木名。【博雅】重皮,厚朴也。
【集韻】【韻會】柱勇切【正韻】直隴切,音。【集韻】厚也,善也,愼也。【五音集韻】多也。【韻會】毛氏曰:凡物不輕而重,則上聲。因其可重而重之,與再重、鄭重,皆去聲。○按《說文》柱用切,厚也,卽與輕重義同。《集韻》柱勇切,愼也,卽與鄭重義同。上去雖有二音,無二義。古人三聲通用,必謂上去異訓,不可通押,此宋人拘泥之過也。
【廣韻】直容切【韻會】傳容切,音褈。【廣韻】複也,疊也。【易·乾卦】九三重剛而不中。【疏】上下俱陽,故重剛也。【書·舜典】重華協于帝。【禮·禮器】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楚辭·九辯】豈不鬰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
穀名。【詩·豳風】黍稷重穋。【傳】後熟曰重。【釋文】重,直容切,先種後熟曰重。
作穜,音同。
多也。【左傳·成二年】重器備。【註】重,猶多也。【釋文】直恭切。
累也。【詩·小雅】無思不憂,祇自重兮。【箋】重,猶累也。【釋文】直龍切,又直用切。
【爾雅·釋天】太歲在辛曰重光。【釋文】直龍切。
地名。【左傳·僖三十一年】臧文仲往宿於重館。【註】高平方與縣西北有重鄕城。【釋文】直龍切。
車名。【詩·衞風】猗重較兮。【傳】重較,卿士之車。【釋文】直恭切。
屋承霤也。【禮·檀弓】池視重霤。【疏】重霤,屋承霤也,以木爲之。【釋文】直容切。
地名。【左傳·襄十七年】衞孫蒯田于曹隧,飮馬于重丘。【註】重丘,曹邑。
人名。【書·呂】乃命重黎。【傳】重卽羲,黎卽和。【釋文】直龍切。
姓。【正字通】重黎之後,明有重省。
神所依也。【禮·檀弓】重主道也。【註】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重旣虞而埋之,乃復作主。【疏】言始死作重,猶若吉祭本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喪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
【正韻】徒紅切,音同。與穜同。穀名。
與童同。【禮·檀弓】與其鄰重汪踦往,皆死焉。【註】重當爲童未冠者之稱。【釋文】重,音同。
【正韻】之仲切,音衆。【前漢·匈奴傳】不如重酪之便美。【註】重,乳汁也。本作潼。
【韻補】叶直良切,音長。【道藏歌】神暢感寂庭,默思徹九重。靈歌理冥運,百和結朱章。

◎ 鸟的意思

【亥集中 • 鳥】鸟·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0

【唐韻】都了切【集韻】【韻會】丁了切,音蔦。【說文】長尾禽總名也。【正韻】常時曰鳥,胎卵曰禽。【爾雅·釋鳥】鳥之雌雄不可別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書·堯典】厥民析鳥獸孳尾。【周禮·秋官·翨氏】掌攻猛鳥。
【硩蔟氏】掌覆妖鳥之巢。【註】硩,摘也。摘其巢而去之。【正字通】二足而羽謂之禽。或曰鳥觜曰咮曰喙,爪曰距,尾曰翠,一作臎,一名尾罌。膍胵曰奧,嚨曰亢曰員官,項畜食處曰嗉,翅曰翮曰翎,頸毛曰翁,腳短者多伏,腳長者多立,腳近翠者好步,腳近臆者好躑。【師曠·禽經】羽蟲三百六十,毛協四時,色合五方。
星名。朱鳥,南方七宿名。【書·堯典】日中星鳥。
國名。【山海經】鹽長之國有人鳥首,名曰鳥氏。
山名。鳥䑕。【地志】在隴西郡首陽縣西南,禹貢,終南惇物至于鳥䑕。
【山海經】鳥危之山,鳥危之水出焉。
官名。【周禮·夏官】射鳥氏掌射鳥。【左傳·昭十七年】少皡摯之立也,紀於鳥,爲鳥師,而鳥名。
秦之先有鳥俗氏。【史記·秦本紀】大費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索隱曰】以仲衍鳥身人言,故爲鳥俗氏。
丹鳥,白鳥,俱蟲名。【夏小正】丹鳥者,丹良也。白鳥者,蚊蚋也。
妙音鳥。【法華經偈頌】聖主天中王,迦陵頻伽聲。【註】迦陵頻伽,妙音鳥也。鳥未出聲時,卽發音微妙,一切天人聲皆不及,惟佛音類之,故以取况。
【正韻】尼了切,音裊。義同。
【集韻】【類篇】與島同。【書·禹貢】島夷皮服。【史記·夏本紀】【前漢·地理志】作鳥夷。孔讀鳥爲島。
【字彙補】子削切,音爵。【前漢·地理志】武威郡鸞鳥縣。【後漢·段熲傳】欲攻武威,熲復追擊於鸞鳥。【註】鳥音爵。
叶都縷切,音女。【史記·自序】穆公思義,悼殽之旅。以人爲殉,詩歌黃鳥。
叶丁柳切,音近斗。【前漢·敘傳】沐浴尸鄕,北面奉首。旅人慕殉,義過黃鳥。

◎ 先的意思

【子集下 • 儿】先·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
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姓。【韻會】晉有先軫。
【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沛公吾所願從游,莫爲我先。
先事而爲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違。【禮·月令】先立春三日。
當後而前曰先。【左傳·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長者。【老子·道德經】先天地生。
【廣韻】娣姒曰先後。【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于先後宛若。【註】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師古曰:古謂之娣姒,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之爲妯娌。
【韻會】【正韻】蘇典切,音跣。【越語】句踐親爲夫差先馬。【韻會】前漢太子,太傅少傅屬官有先馬。後漢職如謁者,太子出,則當直者前驅導威儀也。或作洗。

◎ 鵮的意思

【亥集中 • 鳥】鵮·康熙筆画:19·部外筆画:8

【廣韻】苦咸切【集韻】丘咸切,音嵁。鳥啄物也。
【廣韻】竹咸切【集韻】知咸切,音詀。義同。

总述:诗句果重鸟先鵮出自《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作者是唐朝诗人元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