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须鬓尽成丝

诗句
须鬓尽成丝
拼音
 xū bìn jǐn chéng sī
平仄
平仄仄平平
韵脚
上平四支
上一句
今朝览明镜
下一句
行年六十四

「须鬓尽成丝」出自:《览镜喜老》

今朝览明镜,须鬓尽成丝。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羸。
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咨。而我独微笑,此意何人知。
笑罢仍命酒,掩镜捋白髭。尔辈且安坐,从容听我词。
生若不足恋,老亦何足悲。生若苟可恋,老即生多时。
不老即须夭,不夭即须衰。晚衰胜早夭,此理决不疑。
古人亦有言,浮生七十稀。我今欠六岁,多幸或庶几。
倘得及此限,何羡荣启期。当喜不当叹,更倾酒一卮。

「须鬓尽成丝」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

「须鬓尽成丝」辞典释义

◎ 须的意思

【戌集下 • 頁】须·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3

【廣韻】錫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需。【說文】面毛也。【易·賁卦】賁其須。【註】須之爲物上附者也。【疏】須上附于面。【釋名】頤下曰須。須,秀也。別作䰅。俗作鬚。
待也。【易·歸妹】歸妹以須。【詩·邶風】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與通。【左傳·成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須矣。【爾雅·釋詁】,待也。
資也,用也。與需通。【爾雅·釋獸須屬】獸曰釁,人曰撟,魚曰須,鳥曰狊。【疏】此皆氣倦體罷所須若此,故題云須屬也。
斯須,猶須臾也。【禮·樂記】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遲緩也。【左傳·成二年】子不少須,衆懼盡。【後漢·淸河孝王傳】且復須留。【註】《東觀記》須留,作宿留。
須女,星名。【史記·天官書·婺女註】正義曰:須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須女,賤妾之稱,婦職之者。
國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須句。【公羊傳】作須朐。【前漢·地理志】東郡須昌縣,故須句國。
【左傳·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須之鼓。【史記·周紀】文王伐密須。【註】密須氏,姞姓之國。今安定隂密縣是也。
邑名。【詩·邶風】思須與漕。【傳】須、漕,衞邑。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順陽有須聚。
菜名。【爾雅·釋草】須薞無。【疏】詩谷風,采葑采菲。傳,葑須也。先儒以須葑蓯當之。孫炎云:須,一名葑蓯。
草名。【爾雅·釋草】臺,夫須。【疏】臺,一名夫須。莎草也。
鳥名。【爾雅·釋鳥】鷉,須鸁。【疏】鷉,一名須鸁。
兵器。【䆁名】須盾,本出於蜀。須,所持也。
【揚子·方言】須,捷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謂之須捷。
姓。【左傳·莊十七年】有須遂氏。【戰國策】魏大夫須賈。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左思·吳都賦】旗魚須。【註】以魚須爲旗之竿也。
【集韻】逋還切,音斑。班也。【禮·玉藻】笏,大夫以魚須文竹。【釋文】崔云:用文竹及魚班也。隱義云:以魚須飾文竹之邊。須音班。
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辭】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陸雲·九愍】生遺年而有盡,居靜言其何須。將輕舉以遠覽,眇天路而高遊。【註】須,求也。【說文徐註】此本須鬢之須。頁,首也。彡,毛飾也。借爲所須之須。俗書从水,非。毛氏曰:須與湏別。湏,火外切。爛也。

◎ 鬓的意思

【亥集上 • 髟】鬓·康熙筆画:24·部外筆画:14

【唐韻】【集韻】【韻會】必刃切,音儐。【說文】頰髮也。【釋名】鬢,峻也。所居高峻也。【又】其上連髮曰鬢。鬢,濱也。濱,崖也。爲面頰之崖岸也。【晉語】美鬢長大則賢。【註】鬢,髮類也。

◎ 尽的意思

【寅集上 • 尸】尽·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
(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
【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姓。見【萬姓統譜】。
【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津上聲。【類篇】極也。【正韻】盡之也。【書·康誥】往盡乃心。【詩·小雅】孔惠孔時,維其盡之。【左傳·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曰:盡敵而反。【禮·樂記】殷周之盡矣。
【韻會】皆也。【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類篇】任也。【增韻】縱令也。【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盡盡,極視盡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亦竭也。【周語】齊國佐其語盡。【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註】盡,猶空也。

◎ 成的意思

【卯集中 • 戈】成·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3

〔古文〕【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城。【說文】就也。【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
平也。【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詩·大雅】虞芮質厥成。
【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
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書·益稷】簫韶九成。【儀禮·燕禮】笙入三成。【註】三成謂三終也。
善也。【禮·檀弓】竹不成用。【註】成,猶善也。
【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註】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時決事比也。【釋文】凡言成者,皆舊有成事品式。
必也。【吳語】勝未可成。【註】猶必也。
倂也。【儀禮·旣夕】俎二以成。【註】成,猶倂也。
【禮·王制】司會以歲之成質于天子。【註】計要也。【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司馬法】通十爲成。【周禮·冬官考工記】方十里爲成。【左傳·哀元年】有田一成。
重也。【爾雅·釋地】丘一成爲敦丘。【註】成,猶重也。周禮曰:爲壇三成。【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釋名】成,盛也。
【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州名。古西戎白馬氏國,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
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後。
盆成,陽成,皆複姓。
【集韻】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
【韻補】叶羊切,音常。【范蠡曰】得時不成,反受其殃。
【史記·龜筴傳】螟螽歲生,五穀不成。叶上祥。

◎ 丝的意思

【未集中 • 糸】丝·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音思。【說文】蠶所吐也。【急就篇註】抽引精繭出緒曰絲。【書·禹貢】厥貢漆絲。【詩·召南】素絲五紽。【周禮·天官·大宰】婦化治絲枲。
【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
【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五經文字】絲作,譌。【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

总述:诗句须鬓尽成丝出自《览镜喜老》。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