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大荒万里无尘飞

诗句
大荒万里无尘飞
拼音
 dà huāng wàn lǐ wú chén fēi
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
上平五微
上一句
匈奴慑窜穷发北
下一句
隋家昔为天下宰

「大荒万里无尘飞」出自:《相和歌辞。燕歌行》

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制北胡。五军精卒三十万,
百战百胜擒单于。前临滹沱后沮水,崇山沃野亘千里。
昔时燕王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倏忽兴王定蓟丘,
汉家又以封王侯。萧条魏晋为横流,鲜卑窃据朝五州。
我唐区夏馀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彤弓黄钺授元帅,
垦耕大漠为内地。季秋胶折边草腓,治兵羽猎因出师。
千营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雷驰。匈奴慑窜穷发北,
大荒万里无尘飞。隋家昔为天下宰,穷兵黩武征辽海。
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六军将士皆死尽,
战马空鞍归故营。时迁道革天下平,白环入贡沧海清。
自有农夫已高枕,无劳校尉重横行。

「大荒万里无尘飞」作者:

贾至(718-772)字幼邻(邻,一作麟)。洛阳人。明经出身。天宝初任校书郎、单父尉等职。天宝末为中书舍人。乾元元年(758)出为汝州刺使。次年贬为岳州司马。宝应元年(762)复为中书舍人。次年为尚书左丞。大历初封信都县伯,迁京兆尹,终右散…

「大荒万里无尘飞」辞典释义

◎ 大荒的意思

⒈  荒废不治。

《荀子·强国》:“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
杨倞 注:“大荒,谓都荒废不治也。”

⒉  大灾之年。

《周礼·地官·大司徒》:“大荒大札,则令邦国移民通财,舍禁弛力,薄征缓刑。”
郑玄 注:“大荒,大凶年也。”
《国语·吴语》:“今 吴 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

⒊  荒远的地方;边远地区。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 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大言,日月所出。”
《文选·左思<吴都赋>》:“出乎大荒之中,行乎东极之外。”
刘逵 注:“大荒,谓海外也。”
宋 范成大 《送洪内翰使虏》诗之二:“峨冠方侍玉舆香,双节飘然照大荒。”
陈去病 《自阳高县抵大同》诗:“云軿飞处射晴光,三 晋 云山接大荒。”

◎ 万里的意思

⒈  形容极远。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网罗张立之情。」
《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他这万里长途,自然盘费也难。我这里拿拾两银子,少卿,你去送与他,不必说是我的。」

◎ 无尘的意思

⒈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崔橹 《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杜荀鹤 《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 飞的意思

【戌集下 • 飛】飞·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
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
【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
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
桑飛,鷦鷯別名。
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
【本草】漏蘆一名飛廉。
【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
借作非。【漢·長蔡君頌】飛陶唐其孰能若是。【說文徐註】上旁飞者,象鳥頸。

总述:诗句大荒万里无尘飞出自《相和歌辞。燕歌行》。作者是唐朝诗人贾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