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佳士亦栖息

诗句
佳士亦栖息
拼音
 jiā shì yì qī xī
平仄
平仄仄平仄
韵脚
入声十三职
上一句
磴阁峭欹悬
下一句
善身绝尘缘

「佳士亦栖息」出自:《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

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
白云敛晴壑,群峰列遥天。嶔崎石门状,杳霭香炉烟。
榛荒屡罥挂,逼侧殆覆颠。方臻释氏庐,时物屡华妍。
昙远昔经始,于兹閟幽玄。东西竹林寺,灌注寒涧泉。
人事既云泯,岁月复已绵。殿宇馀丹绀,磴阁峭欹悬。
佳士亦栖息,善身绝尘缘。今我蒙朝寄,教化敷里鄽。
道妙苟为得,出处理无偏。心当同所尚,迹岂辞缠牵。

「佳士亦栖息」作者:

韦应物(737─791?),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早年充当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来折节读书,应举成进士,任过洛阳丞。曾一度辞官闲居,德宗时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后人称他「韦江州」或「韦苏州」。又因曾任左司郎中,也有「韦左司…

「佳士亦栖息」辞典释义

◎ 佳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佳·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6

【唐韻】古膎切【集韻】【韻會】居膎切,音街。美也,好也。【世說】司馬畏謹,有以人物問者,每言輒佳。妻責無別,曰:如汝言亦復佳。
【韻補】叶堅溪切,音稽。【揚雄·反騷】閨中容競綽約兮,相態以麗佳。知衆嫭之嫉妒兮,何必颺累之蛾眉。
叶居何切,音歌。【白居易詩】坐愁今夜醒,其奈秋懷何。有客忽叩門,語言亦何佳。

◎ 士的意思

【丑集中 • 士】士·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0

【廣韻】【集韻】【韻會】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爲首。【詩·大雅】譽髦斯士。【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官總名。【書·立政】庶常吉士。【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
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註】能舉鼎者。
【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註】能知天道者。
【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註】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侍從之士。【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士卒。【左傳·丘甲註】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男子通稱。【詩·周頌】有依其士
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詩·大雅】釐我女士。
【管子·牧民篇】有士經。【註】士,事也。經,常也。
【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俗塐神像曰木居士。【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士鄕。【後漢·鄭傳】昔齊置士鄕。【註】管仲相桓公,制國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爲士氏,見【統譜】。
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與事通。【書·洛誥】見士于周。【註】悉來赴役也。【詩·豳風】勿士銜枚。【註】自今可勿爲行銜枚之事。
叶主矩切,音雨。【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叶下父。父,音甫。【說文】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从一从十。【集韻】本作。
與仕通。

◎ 亦的意思

【子集上 • 亠】亦·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 栖息的意思

⒈  亦作“栖息”。

⒉  止息;寄居。

三国 魏 曹丕 《莺赋》:“託幽笼以栖息,厉清风而哀鸣。”
唐 韩愈 《鸣雁行》:“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显圣》:“你如今省得在此惊怕,可潜出宫中北门,暂往 阳山 栖息。”
李瑛 《芦苇的记忆》:“那时呵,苇丛间曾栖息过多少群雁。”

⒊  指寄居之所。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察其所为,则无栖息,独卧圃中草舍。”

⒋  谓隐居。

《隋书·隐逸传·徐则》:“悦性冲玄,怡神虚白,餐松饵术,栖息烟霞。”
唐 权德舆 《浩歌》:“因兹谢时辈栖息无何乡。”
明 何景明 《送五清先生》诗:“不然从此可栖息,无使天柱石鼓空巉巗。”

总述:诗句佳士亦栖息出自《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作者是唐朝诗人韦应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