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全家上南岳
- 拼音
- quán jiā shàng nán yuè
- 平仄
- 平平仄平仄
- 韵脚
- 入声三觉
- 上一句
- 何时发虎丘
- 下一句
- 一尉事诸侯
「全家上南岳」出自:《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
驱马复乘流,何时发虎丘。全家上南岳,一尉事诸侯。
茶煮朝宗水,船停调角州。炎方好将息,卑湿旧堪忧。
茶煮朝宗水,船停调角州。炎方好将息,卑湿旧堪忧。
「全家上南岳」作者: 薛能
「全家上南岳」辞典释义
◎ 全家的意思
⒈ 整个家庭;全家人。
引《三国演义》第八三回:“闞德润 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
鲁迅 《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也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在租界上租了一层屋,装了全家,既不阔绰,也非精穷的。”◎ 上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上·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2
〔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又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又【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又【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又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又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南岳的意思
⒈ 亦作“南岳”。山名。五岳之一。(1)指 衡山。见“南岳”。
引《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 南岳,如 岱 礼。”
孔 传:“南岳,衡山。”
《汉书·郊祀志上》:“﹝ 舜 ﹞五月,巡狩至 南岳。南岳 者, 衡山 也。”
田汉 《长衡道上》诗之八:“十年梦里朝 南岳,日断层峦未许攀。”
(2)指 霍山,即 天柱山。《尔雅·释山》:“泰山 为东岳, 华山 为西岳, 霍山 为南岳, 恒山 为北岳, 嵩山 为中岳。”
郝懿行 义疏:“霍山 在今 庐江 灊县,潜水 出焉。别名 天柱山。汉武帝 以 衡山 辽旷,故移其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为南岳……以 霍山 即 南柱,亦止得为 汉武 之南岳,而不得为《尔雅》之南岳矣。”
总述:诗句全家上南岳出自《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作者是唐朝诗人薛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