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朝宰论思暇

诗句
朝宰论思暇
拼音
 cháo zǎi lùn sī xiá
平仄
平仄仄平仄
韵脚
去声二十二祃
下一句
高宴临方塘

「朝宰论思暇」出自:《安德山池宴集(安德,杨师道封号)》

朝宰论思暇,高宴临方塘。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
细草开金埒,流霞泛羽觞。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
上才同振藻,小技谬连章。怀音自兰室,徐步返山庄。

「朝宰论思暇」作者: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诗人。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

「朝宰论思暇」辞典释义

◎ 朝的意思

【辰集上 • 月】朝·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古文〕晁【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陟遙切,音昭。【說文】旦也。从倝舟聲。【爾雅·釋詁】朝,早也。【詩·鄘風】崇朝其雨。【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爲終朝。
朝鮮,國名。
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唐日本人朝衡。漢鼂錯,亦作朝。
【廣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音潮。【爾雅·釋言】陪朝也。【註】臣見君曰朝。【書·舜典】羣后四朝。【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註】朝,猶早也。欲其來之早。【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門內,謂之燕朝。其二是路門外之朝,謂之治朝。其三是臯門之內,庫門之外,謂之外朝。
【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同類往見亦曰朝。【史記·司馬相如傳】臨邛令謬爲恭敬,日往朝相如。
郡守聽事亦曰朝。【後漢·劉寵傳】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
【集韻】追輸切,音株。朝那,縣名。
【韻補】叶陳如切。【急就章】向夷吾竺諫朝。【易林】赤帝懸車,廢職不朝。叔帶之災,居於氾廬。
叶蚩於切。【王逸·九思】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心勤渠。魂煢煢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終朝。
叶張流切。【韓愈·祭員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遊。草木之春,鳥鳴之朝。
叶株遇切。【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遭文叡聖,屢抗其疏。
叶直照切。【陸雲·夏府君誄】旣其績,英風彌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頻繁帷幄,祇承皇耀。
叶直祐切。【韋孟·在鄒詩】微微小子,旣耇且陋。豈不牽位,穢我王朝。

◎ 宰的意思

【寅集上 • 宀】宰·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7

〔古文〕【唐韻】作亥切【集韻】【韻會】【正韻】子亥切,哉上聲。【說文】官稱。【玉篇】治也。【增韻】主也。【周禮·天官】立天官冢宰,使帥其屬掌邦治。【註】冢,大也。
大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註】大宰,治官之長,兼總六官也。大宰之副貳曰小宰。
有宰夫之職,掌治朝之法。【鄭註】宰夫,主諸臣萬民之復逆,故詩人重之,曰家伯維宰。
【周禮·地官】有里宰,掌比其邑之衆寡,與其六畜兵器。
家臣之長曰宰。【詩·小雅】諸宰君婦。【註】諸宰,家宰也。
【廣韻】制也。【正字通】爲事物主也。【史記·禮書】宰制萬物,役使羣動。【荀子·正名篇】心者,道之主宰。
屠也,烹也。主膳羞者曰膳宰,亦曰庖宰。【前漢·平傳】里中社,平爲宰。平曰: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顏師古註】主切割肉也。
姓。周大夫宰孔之後,以官爲氏,周宰咺,漢宰直。
宰父,複姓。
叶子里切,音擠。【詩·大雅】疚哉冢宰。叶紀止里。
【說文】宰辠,人在屋下執事者。从宀从辛。辛,辠也。○按《周官》大小邑宰,皆由賢能升進。从辛訓辠,泥,不可从。

◎ 论的意思

【酉集上 • 言】论·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昆切,音崘。【說文】議也。【廣韻】說也。【周禮·春官·大司樂·賈疏】直言曰論,答難曰語。論者,語中之別,與言不同。
【論語·序解正義】論者,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書可經綸世務,故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篇章有序故曰次,羣賢集定故曰撰。【文心雕龍】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述,故仰其經目,稱爲論語,蓋羣論立名,始于兹矣。
【釋名】倫也,有倫理也。【玉篇】思理也。【詩·大雅】於論鼓鐘。【傳】思也。【鄭箋】論之言倫也。【朱傳】言得其倫理也。
【增韻】紬繹討論也。【孔安國·尚書序】討論典墳。
【正韻】決罪曰論。
官名。【金史·百官志】其官長皆稱曰勃極烈,次曰國論、忽魯、勃極烈。國論,言貴。忽魯,猶總帥也。
諸羌州名。【唐書·地理志】劒南道有論川州,開元後置。
姓。【唐書】論弓仁,本吐蕃族也。
三字姓。【金史·國語解·姓氏】烏古論曰商。
【廣韻】力迍切【集韻】【韻會】【正韻】龍春切,音倫。言有理也。
【禮·王制】凡制五,必卽天論。【註】天論,天理也。與倫同。
【玉篇】力困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困切,崘去聲。義同。
【正韻】辨論也。【書·周官】論道經邦。【傳】論者,講明之謂。【禮·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註】謂考評其行藝之詳也。【史記·蕭相國世家】論功行封。
叶盧健切,音練。【前漢·敘傳】兵家之策,惟在不戰。營平皤皤,立功立論。
叶聖閏切,音舜。【馮衍·顯志賦】澄德化之陵遲兮,烈罰之峭峻。燔商鞅之法術兮,燒韓非之說論。
叶閭員切,音攣。【曹植·文帝誄】考諸先紀,尋之哲言。生若浮寄,惟德可論。【字彙補】譌作,非。

◎ 思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思·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古文〕恖【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息移切,音司。【說文】睿也。【書·洪範】思曰睿。【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
願也。【詩·大雅】思皇多士。【箋】願也。【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
語巳辭。【詩·周南】不可泳思
【大雅】神之格思。
語起辭。【詩·大雅】思齊太任。
【魯頌】思樂泮水。
【諡法】謀慮不愆曰思。
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
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
【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相吏切,音四。【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
悲也。【詩·小雅】䑕思泣血。【註】思,去聲,䑕思,哀以思。言悲也。
【書·堯典】欽明文思。【註】道德純備謂之思。【音義】思,息嗣反。
如字。
叶相居切,音須。【徐幹·室思詩】妾身雖在遠,豈違君須臾。旣厚不中薄,想君時見思。
叶桑才切,音腮。多鬚貌。【左傳·宣二年】宋城者謳曰:于思于思,棄甲復來。
念也。【易·咸卦】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說文】从心囟聲。囟頂門骨空,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

◎ 暇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暇·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9

【唐韻】【正韻】胡駕切【集韻】【韻會】亥駕切,音夏。【說文】閑也。【書·酒誥】不敢自暇自逸。【傳】不敢自寬暇自逸豫。
【揚子·方言】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周鄭之閒謂之暇。【註】暇音賈。
與假同。【王粲·登樓賦】聊暇日以銷憂。【註】暇,古雅反。或作假。
【韻補】叶後五切。【詩·小雅】迨我暇矣,飮此湑矣。【毛詩·古音考】暇音甫。
叶胡故切。【張衡·東京賦】因秦宮室,據其府庫。作洛之制,我則未暇。

总述:诗句朝宰论思暇出自《安德山池宴集(安德,杨师道封号)》。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百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