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边徼捍匈奴

诗句
边徼捍匈奴
拼音
 biān jiǎo hàn xiōng nú
平仄
平仄仄平平
韵脚
上平七虞
上一句
何辞一万里

「边徼捍匈奴」出自:《城》

四塞称天府,三河建洛都。飞云霭层阙,白日丽南隅。
独下仙人凤,群惊御史乌。何辞一万里,边徼捍匈奴

「边徼捍匈奴」作者: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

「边徼捍匈奴」辞典释义

◎ 边的意思

【酉集下 • 辵】边·康熙筆画:22·部外筆画:15

〔古文〕【集韻】【韻會】【正韻】眠切,音編。【玉篇】畔也,邊境也。【禮·玉藻】其在邊邑。【註】邊邑,九州邊鄙之邑。【左傳·成十三年】蕩搖我邊疆。
【正韻】旁近也。【前漢·高帝紀】齊邊楚。
側也。【禮·檀弓】齊衰不以邊坐。【疏】喪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
邊璋,半文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邊璋七寸。
姓。周大夫邊伯之後。南唐有邊鎬。《說文》作。

◎ 徼的意思

【寅集下 • 彳】徼·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13

【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音叫。【說文】循也。【前漢·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師。【註】師古曰:徼,遮繞也。
【韻會】邏卒曰游徼。【後漢·臧宮傳】少爲縣亭長游徼。【註】每鄕有游徼,掌循禁姦盜也。
【玉篇】邊徼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南至䍧牱爲徼。【註】徼,塞也。以木柵水,爲蠻夷界。
【廣韻】小道也。【班固·西都賦】徼道綺錯。
【韻會】一曰徼妙。【老子·道德經】常有欲以觀其徼。
【唐韻】古堯切【集韻】堅堯切,叫平聲。【玉篇】要也,求也。【左傳·昭三年】徼福於太公。【註】徼,要也。【禮·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幸。【疏】徼求榮幸也。
【廣韻】抄也。【論語】惡徼以爲知者。【註】徼,抄也。抄人之意,以爲已有。
【集韻】伊消切,音邀。遮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徼受詘。【註】司馬彪云:徼,遮也。,倦也,謂遮其倦者。

◎ 捍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捍·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侯幹切,同扞。【禮·祭法】能捍大患則祀之。
【禮·內則】右佩玦捍。【註】捍謂拾也,言可以捍弦也。
【史記·貨殖傳】燕與趙代俗相類,而民雕捍少慮。【註】言如雕性之捷捍也。
【唐韻】【集韻】下赧切,音僩。捍摌,搖動也。
止也。
【集韻】戸版切,患上聲。義同。

◎ 匈奴的意思

⒈  称 胡。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 战国 时游牧于 燕、赵、秦 以北地区。其族随世异名,因地殊号。 战国 时始称 匈奴 和 胡。东汉 光武 建武 二十四年(公元48年)分裂为南北二部, 北匈奴 在公元一世纪末为 汉 所败,部分西迁。 南匈奴 附 汉,西晋 时曾建立 汉国 和 前赵国。

总述:诗句边徼捍匈奴出自《城》。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