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虽无玄豹姿

诗句
虽无玄豹姿
拼音
 suī wú xuán bào zī
平仄
平平平仄平
韵脚
上平四支
上一句
赏心于此遇
下一句
终隐南山雾

「虽无玄豹姿」出自:《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虽无玄豹姿」作者: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附近)人。是南朝的世家豪门子弟。年少时就有文名,早年曾做过南齐豫章王的参军、随王的功曹、文学等职。后来曾掌管中书。诏诰,又曾出任宣城太守,所以又称他「谢宣城」。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四九九),…

「虽无玄豹姿」辞典释义

◎ 虽的意思

【戌集中 • 隹】虽·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9

〔古文〕【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
【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
【玉篇】推也。
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
《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 无的意思

【卯集下 • 无】无·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

◎ 玄的意思

【巳集上 • 水】玄·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戸畎切,音鉉。【說文】湝流也。
露光也。【謝靈運詩】花上露猶泫。
露垂貌。【謝惠連詩】泫泫露盈條。
流涕貌。【禮·檀弓】孔子泫然流涕。
【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懸。困泫,水深廣貌。【郭璞·江賦】瀇滉困泫。
水名,屬上黨。【前漢·地理志】上黨郡有泫氏縣。【註】山海經,泫水所出者也。【後漢·萬修傳註】今澤州高平縣也。
【集韻】胡千切,音賢。義同。
熒絹切,音縣。泫湣,混合也。通作眩。

◎ 豹的意思

【酉集中 • 豸】豹·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3

【唐韻】北敎切【集韻】【韻會】巴校切【正韻】布恔切,音爆。【說文】似虎圜文。【陸璣·詩疏】毛赤而文黑謂之赤豹,毛白而文黑謂之白豹。【爾雅翼】屠州有黑豹。【洞冥記】靑豹出浪坂之山,色如翠。【本草衍義】土豹更無文色,其形小。【正字通】豹狀似虎而小,白面,毛赤黃,文黑如錢圈,中五圈,左右各四者,一曰金錢豹,宜爲裘。如艾葉者曰艾葉豹。
西域有金線豹,文如金線。【易·革卦】君子豹變。【疏】如豹文之蔚縟也。【詩·鄭風】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張衡·西京賦】搤水豹。【註】謂水處也。【列子·天瑞篇】程生馬。【註】程卽豹也。
【周禮·天官·司裘】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註】豹侯,卿大夫以下所射。
【後漢·輿服志】最後一車懸豹尾。【古今注】豹尾車,周制也。古軍正建之,今唯乗輿建焉。
姓。【風俗通】八元叔豹之後。【魏志】騎將豹皮公。

◎ 姿的意思

【丑集下 • 女】姿·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6

【廣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說文】態也。【唐書·太宗紀】太宗生四歲,有書生見之,曰:龍鳳之姿。【後魏·宋弁傳】聲姿淸亮。
【集韻】資四切,音恣。媚也。【韓愈詩】羲之俗書媿姿媚。【歐陽氏曰】性姿,天姿,與資義同。

总述:诗句虽无玄豹姿出自《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作者是南北朝诗人谢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