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天子按剑怒

诗句
天子按剑怒
拼音
 tiān zǐ àn jiàn nù
平仄
平仄仄仄仄
韵脚
上声七麌、去声七遇
上一句
虏阵精且强
下一句
使者遥相望

「天子按剑怒」的意思,全诗译文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紧急征召的文书从边塞岗亭传来,战争爆发的消息已经传到京都。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被征召的骑兵驻扎在广武县,将兵分几路解救被困的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肃杀的秋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战士们的战斗豪情丝毫没有减弱,他们手里的弓箭更加强劲了。但敌人的战阵也精锐而坚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天子听到敌兵气焰嚣张的消息,按不住心中的怒火,也亲临战场与敌人一搏。战争十分激烈,传送军情战况的使者往来不绝。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军队沿石径行进,如雁飞排成的行列;士兵依次渡过桥梁,如游鱼前后连贯。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军乐流露出汉人的情思,战士们的旌旗和铠甲都披上了胡地的霜雪。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他们冒着疾风冲锋陷阵,战场上的沙砾被扬起,随风飘荡。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因为天气寒冷,马毛都像刺猬一样缩成一团,角弓也拉不开了。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但在时局危险的时候,才可以看出那些臣子的节操;天下乱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战士们为回报君主之恩,都奋力拼杀,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后,他们会成为为国牺牲的光荣的烈士。

「天子按剑怒」出自:《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天子按剑怒」作者:

鲍照(412?-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涟水县北)人。出身贫寒。因向宋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而受到赏识,被任为国侍郎。文帝时迁中书舍人。临海王子项镇荆州,鲍照又任前军参军,所以世称鲍参军。后临海王谋反,鲍照死于乱军之中。他生活在南北中国分裂…

「天子按剑怒」辞典释义

◎ 天子的意思

⒈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
《史记·五帝本纪》:“於是 帝尧 老,命 舜 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唐 高适 《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 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 按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按·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旰切,音案。【說文】下也。【廣韻】抑也。【梁文帝箏賦】陸離抑按,磊落縱橫。
【爾雅·釋詁】止也。【史記·周本紀】王按兵毋出。【前漢·高帝紀】吏民皆按堵如故。【註】按次第牆堵,不遷動也。
據也。【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祭器,按度程。【史記·白起傳】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註】屯兵以據援。
撫也。【史記·平原君傳】毛遂按劒,歷階而上。
【鄒陽傳】人無不按劒相盼。
控也。【史記·絳侯世家】天子乃按轡徐行。
察行也,考驗也,舉也,劾也。【前漢·賈誼傳】驗之往古,按之當今之務。
【丙吉傳】掾史不稱職,輒予長休告,終無所按驗,公府不按吏自吉始。
按摩也。【前漢·藝文志】黃帝岐伯按摩十卷。
【集韻】【韻會】阿葛切,音遏。捺也。【詩·大雅】以按徂旅。【傳】止也。【釋文】按又作遏。【韻會】【正韻】按案互通。亦通作桉。

◎ 剑的意思

【子集下 • 刀】剑·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3

【唐韻】【集韻】【韻會】居欠切,檢去聲。【玉篇】籀文劒。【說文】人所帶兵也。【釋名】劒,檢也,所以防檢非常。【管子·地數篇】葛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爲劒鎧矛戟。
操劒殺人亦曰劒。【潘岳·汧督馬敦誄序】漢明帝時有司馬叔持者,白日于市,手劒父讎。

◎ 怒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怒·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古文〕【唐韻】乃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奴故切,奴去聲。【說文】恚也。【增韻】憤也。【揚子·方言】楚謂怒曰憑。憑,忍盛貌。小怒曰。言禁也。曰苛,言相苛責也。
怒,辨訟也。【周禮·地官】凡有怒者,成之。
馬之肥壯,其氣憤盈曰怒。【後漢·第五倫傳】鮮車怒馬。
奮也。【莊子·逍遙遊】怒而飛。言大鵬奮起如怒也。
【外物篇】草木怒生。言乗陽氣奮出而不可遏也。
威怒也。【禮·曲禮】急繕其怒。【註】堅勁軍之威怒也。
虎怒則威。【後漢·賈彪傳】彪字偉節,兄弟三人,而彪最優。天下稱曰:賈氏三虎,偉節最怒。
怒,東方氣也。【史記·天官書】旬始狀如雄雞,其怒靑黑。【註】怒色靑也。
【玉篇】【廣韻】【正韻】奴古切【集韻】【韻會】暖五切,音弩。義同。
叶乃都切,音奴。【楚辭·九章】憍吾以其美好兮,覽余以其修姱。與余言而不信兮,蓋爲余而造怒。【顏師古·糾謬正俗曰】怒有二音,詩小雅君子如怒,大雅逢天僤怒,讀爲上聲。邶風逢彼之怒,小雅畏此譴怒,讀爲去聲。今山東河北人但知怒有去聲,不知有上聲,失其眞矣,蓋字有動靜音,人多不講,皆此類也,从心从弩省,怒若强弩之發,人怒則面目張起,凡怒當以心節之,故从心奴爲怒。

总述:诗句天子按剑怒出自《代出自蓟北门行》。作者是南北朝诗人鲍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