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锁城凉雨细

诗句
锁城凉雨细
拼音
 suǒ chéng liáng yǔ xì
平仄
仄平平仄仄
韵脚
去声八霁
上一句
蛩鸣客卧时
下一句
开印曙钟迟

「锁城凉雨细」出自:《宿姚少府北斋》

石溪同夜泛,复此北斋期。鸟绝吏归后,蛩鸣客卧时。
锁城凉雨细,开印曙钟迟。忆此漳川岸,如今是别离。

「锁城凉雨细」作者:

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出家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是著名的苦吟诗人。注重诗句锤炼,刻意求工。其诗情调凄苦,也偶有一些清新的小诗。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锁城凉雨细」辞典释义

◎ 锁的意思

【戌集上 • 金】锁·康熙筆画:18·部外筆画:10

【唐韻】【正韻】蘇果切【集韻】【韻會】損果切,音瑣。【說文】鐵鎖,門鍵也。【集韻】鋃鐺也。【前漢·王莽傳】以鐵鎖琅當其頸。【註】琅當,長鏁也。【班固·敘傳】繫名聲之韁鎖。【抱朴子·逸民卷】屈龍淵爲錐鎖之用。
【正字通】鎖子甲,五環相互,一環受鏃,諸環拱護,故箭不能入。【杜甫詩】雨拋金鎖甲。【集韻】或作鏁。

◎ 城的意思

【丑集中 • 土】城·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7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層城。【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官名。【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宮名。【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書·禹貢】底柱析城。
赤城山,在會稽東南。【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墓地曰佳城。【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姓。城渾。
司城,複姓。
叶辰羊切,音常。【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 凉的意思

【子集下 • 冫】凉·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音良。【正韻】涼,通作凉。【韻會】薄寒爲凉。【前漢·五行志】凉,冬殺也。【註】師古曰:凉,薄也。
(涼)【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說文】薄也。【左傳·莊三十二年】虢多涼德。
風名。【禮·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
州名。【廣韻】漢武帝攺雍州爲涼州。
姓。魏太子太傅山陽涼茂。
與䣼同。【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音亮。佐也。【詩·大雅】涼彼武王。本亦作諒。【韓詩】作亮。
信也。【詩·大雅】涼曰不可。

◎ 雨的意思

【戌集中 • 雨】雨·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0

〔古文〕㲾【唐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羽。【說文】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玉篇】雲雨也。【元命包】隂陽和爲雨。【大戴禮】天地之氣和則雨。【釋名】輔也。言輔時生養。【易·乾卦】雲行雨施,品物流行。【書·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
【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小雨謂之霡霂,久雨謂之淫。陸佃云:疾雨曰驟,徐雨曰零,久雨曰苦,時雨曰澍。
穀雨,二十四氣之一。見【後漢·律曆志】。
【正字通】雨虎,蟲名。遁甲開天圖曰:霍山有雨虎,狀如蠶,長七八寸,在石內,雲雨則出,可炙食。或曰石蠶之類。詳見【本草綱目】。
【集韻】歐許切,音。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王遇切,音芋。【集韻】自上而下曰雨。【韻會】風雨之雨上聲,雨下之雨去聲。【詩·邶風】雨雪其雱
【小雅】雨我公田。【釋文】雨,于付反。【禮·月令】仲春始雨水。【註】漢始以雨水爲二月節。
叶羽軌切,音以。【易林】隂積不已,雲作淫雨。

◎ 细的意思

【未集中 • 糸】细·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廣韻】蘇計切【集韻】【正韻】思計切,音壻。【說文】作。微也。【類篇】隷作細。【玉篇】小也。【書·旅獒】不矜細行。【註】輕忽小物。【左傳·襄二十九年】其細已甚。【註】譏其煩碎。
【北史·源思禮傳】何必大子細也。

总述:诗句锁城凉雨细出自《宿姚少府北斋》。作者是唐朝诗人贾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