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滑忆雕胡饭

诗句
滑忆雕胡饭
拼音
 huá yì diāo hú fàn
平仄
仄仄平平仄
韵脚
上声十三阮、去声十四愿
上一句
长夏想为情
下一句
香闻锦带羹

「滑忆雕胡饭」出自:《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

客子庖厨薄,江楼枕席清。衰年病只瘦,长夏想为情。
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溜匙兼暖腹,谁欲致杯罂。

「滑忆雕胡饭」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滑忆雕胡饭」辞典释义

◎ 滑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滑·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八切,音猾。【說文】利也。【周禮·天官·食醫】調以滑甘。【疏】滑者,通利往來。所以調和五味。
澾也。【杜甫詩】霜濃木石滑。
州名。【舊唐書·地理志】滑州,隋東郡,武德元年改爲滑州。
水名。【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
【廣輿記】滑河,經滑縣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會於滑。
古國名。【左傳·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
鄭地名。【春秋·莊三年】公次子滑。
珠名。【沈懷遠·南越志】走珠之次爲滑珠。
姓,漢滑興。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忽切,音骨。亂也。【晉語】置不仁以滑其中。
治也。【莊子·繕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滑稽,謂俳諧也。【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
混也。【楚辭·漁父】滑其泥而揚其波。
與汨同。滑滑,水流貌。【焦氏·易林】湧泉滑滑。
【廣韻】戸骨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骨切,音搰。亦亂也。

◎ 忆的意思

【卯集上 • 心】忆·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3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增韻】古作意,誤。

◎ 雕的意思

【戌集中 • 隹】雕·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8

【唐韻】都僚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音貂。【說文】鷻也。从隹周聲。【玉篇】鷲也。能食草。【禽經】雕以周之。【埤雅】雕,似鹰而大,黑色,俗呼皁雕。一名,其飛丄薄雲漢。今大雕翱翔水上,扇魚令出,沸波攫而食之。一名沸河。【史記·李廣傳】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荀子·議兵篇】雕雕焉縣貴爵重賞於其前。【註】雕雕,章明之貌。
【爾雅·釋器】玉謂之雕。【又】雕謂之琢。【孟子】必使玉人雕琢之。【埤雅】雕之義,出於雕鶚之雕,雕性刻制故也。
官名。【周禮·冬官考工記】雕人。
雕題,國名。【禮·王制】雕題交阯。【註】雕文,謂刻其肌,以丹靑涅之也。
人名。【前漢·功臣表】常樂侯稠雕。
姓。【前漢·武帝功臣表】臧馬康侯雕延年。
複姓。【論語】子使漆雕開仕。【集韻】或作鵰。

◎ 胡的意思

【未集下 • 肉】胡·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唐韻】戸孤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瑚。【說文】牛頷垂也。【正字通】喉也。頷肉下垂者曰胡。【詩·豳風】狼跋其胡。【傳】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釋名】胡,互也。在咽下垂,能斂互物也。【前漢·郊祀志】有龍垂胡䫇。【註】胡謂頸下垂肉也。
【韻會】何也。【書·太甲】弗慮胡獲,弗爲胡成。
【集韻】壽也。【詩·周頌】胡考之寧。【傳】胡,壽也。
【正字通】鋒之曲而旁出者曰胡。戈頸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戈胡三之,戟胡四之。【註】三之長六寸,四之長八寸。
戟名【揚子·方言】凡戟而無刃,東齊秦晉之閒謂其大者曰鏝胡,其曲者謂之鉤釨鏝胡。
【韻會】麤纓無文理者。亦曰曼胡。
遐遠也。【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註】胡,猶遐也,遠也。
懸蠶簿橫也。【揚子·方言】胡以懸㯂,關西謂之䌞。【註】䌞,懸蠶簿橫也。
粉名。【釋名】胡粉,胡,餬也,和脂以塗面也。【抱朴子·論僊卷】愚人乃不信黃丹及胡粉乃化鉛所作。
餅名。【釋名】胡餅,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
胡蝶,蟲名。【列子·天瑞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胡蝶。
【史記·諡法】彌年壽考,保民耆艾,曰胡。
【正字通】菰米曰彫胡。【前漢·司馬相如傳】東蘠彫胡。【註】彫胡,菰米也。
草名。【爾雅·釋草】繁由胡。【詩·周南·采采卷耳箋】卷耳,苓耳也。廣雅云:枲耳也。郭云:亦曰胡枲。【疏】卷耳,葉靑白色,似胡荽。
鳥名。【禮·表記詩云維鵜在梁註】鵜,鵜胡。
【正字通】盧胡,笑在喉閒聲。【孔叢子·抗志篇】盧胡,大笑。
水名。【爾雅·釋水】胡蘇。【註】東莞縣今有胡蘇亭。
丘名。【爾雅·釋丘】方丘,胡丘。【疏】丘形四方者名胡丘。
禮器。與瑚同。【左傳·哀十一年】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註】胡簋,禮器。夏曰胡。
縣名。【書·禹貢·導菏澤傳】菏澤在胡陵。【疏】正義曰:地理志,山陽郡有胡陵縣。
書名。【前漢·藝文志】胡非子三篇。【註】墨翟弟子。【又】封胡五篇。【註】黃帝臣。
國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妢胡之笴。【註】妢胡,胡子之國,在楚旁。
姓。【左傳·襄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註】胡公閼父之子滿也。
複姓。【八及歌】海內珍奇,胡母季皮。【註】侍御史太山奉高胡母班,字季皮。
【集韻】洪孤切,音。戈戟內柄處。
胡故切,音護。頸也。【前漢·金日磾傳】日磾捽胡。晉灼讀。

◎ 饭的意思

【戌集下 • 食】饭·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4

【廣韻】扶晚切【集韻】【韻會】父遠切,音笲。【玉篇】餐飯也。【禮·曲禮】飯黍毋以箸。
【文王世子】文王一飯亦一飯,文王再飯亦再飯。
【儀禮·少牢饋食禮·尸又食註】或言食,或言飯。食,大名,小數曰飯。【疏】食大名者,以其論語文多言食,故云食大名也。小數曰飯者,此少牢特言三飯五飯九飯之等,據一口謂之一飯,五口謂之五飯等,據小數而言,故云小數曰飯。
【論語】亞飯、三飯、四飯。【註】以樂侑食之官。【白虎通】王者平旦食、晝食、晡食、暮食,凡四飯,諸侯三飯,大夫再飯。
指本。【儀禮·士喪禮】設決麗于掔自飯持之。【註】麗,施也。掔手後節中也。飯,大擘指本也。決,以韋爲之籍,有彄,彄內端爲紐,外端有橫帶,設之以紐,擐大擘指本也。
【唐韻】符萬切【集韻】【韻會】扶萬切【正韻】符諫切,煩去聲。【說文】食也。【汲冢周書】黃帝始炊穀爲飯。【禮·曲禮】毋摶飯。【疏】取飯作摶,則易得多。是欲爭飽非謙也。
【儀禮·公食大夫禮】賔升,公揖退于箱,賔卒食,會飯三飲。【註】會飯謂黍稷也。
叶扶霰切,音卞。【蘇轍詩】岸上遊人暮不歸,淸香入袖凉吹靣。投壺擊鞠綠楊隂,共盡淸尊餐白飯。【廣韻】同。俗作飰。

总述:诗句滑忆雕胡饭出自《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