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故里亦高桐
- 拼音
- gù lǐ yì gāo tóng
- 平仄
- 仄仄仄平平
- 韵脚
- 上平一东
- 上一句
- 异方初艳菊
- 下一句
- 摇落关山思
「故里亦高桐」出自:《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
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
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
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摇落关山思,淹留战伐功。
严城殊未掩,清宴已知终。何补参卿事,欢娱到薄躬。
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
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
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摇落关山思,淹留战伐功。
严城殊未掩,清宴已知终。何补参卿事,欢娱到薄躬。
「故里亦高桐」作者: 杜甫
「故里亦高桐」辞典释义
◎ 故里的意思
⒈ 故乡;家乡。
引南朝 梁 江淹 《别赋》:“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
《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臣得重赏,由如衣锦夜行;特望天恩,放臣皈国,还於故里,岂不是大王慈恩?”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题欧阳叔弼息斋》:“行者归故里,居者爱吾庐。”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呵,我所熟悉的山区--我们英雄的故里。”◎ 亦的意思
【子集上 • 亠】亦·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
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高的意思
【亥集上 • 高】高·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0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音羔。【說文】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易·繫辭】高以,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又【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又【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又如字。又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又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桐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桐·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說文】桐,榮也。【爾雅·釋木】榮,桐木。【書·禹貢】嶧陽孤桐。【傳】嶧山特生之桐,中琴瑟。【詩·鄘風】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草木疏】分靑、白、赤三種。【陳翥桐譜】列六種:紫桐、白桐、膏桐、刺桐、赬桐、梧桐。
又【禮·月令】季春之月,桐始華。又【遁甲書】梧桐可知月正閏歲。生十二葉,每邊六,葉從下數,一葉爲一月,有閏則十三葉。視葉小處,則知閏何月。立秋之日至期,一葉先墜。又【博雅】桐,痛也。【儀禮·喪服志】母喪,削杖桐也。又空桐,北荒地名。【爾雅·釋地】南戴日爲丹穴,北戴斗極爲空桐。又桐過,邑名。【前漢·地理志】屬定襄郡。又姓。【姓苑】桐君著《藥錄》。又【集韻】【類篇】【韻會】他東切【正韻】佗紅切,音通。【類篇】輕脫貌。【前漢·武帝五子傳】無桐好逸。又【漢·安世房中歌】桐生茂豫。【顏師古曰】桐讀爲通,言草木通達而生也。又【類篇】杜孔切,音動。【莊子·讓王】自投桐水。桐一作椆,司馬本作洞。又叶徒黃切,音唐。【史記·龜筴傳】邦福重寶,聞於旁鄕。殺牛取革,被鄭之桐。
总述:诗句故里亦高桐出自《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