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造化合元符

诗句
造化合元符
拼音
 zào huà hé yuán fú
平仄
仄仄仄平平
韵脚
上平七虞
上一句
周流行太易
下一句
交媾腾精魄

「造化合元符」出自:《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天地为橐籥,周流行太易。造化合元符,交媾腾精魄。
自然成妙用,孰知其指的。罗络四季间,绵微无一隙。
日月更出没,双光岂云只。姹女乘河车,黄金充辕轭。
执枢相管辖,摧伏伤羽翮。朱鸟张炎威,白虎守本宅。
相煎成苦老,消铄凝津液。仿佛明窗尘,死灰同至寂。
捣冶入赤色,十二周律历。赫然称大还,与道本无隔。
白日可抚弄,清都在咫尺。北酆落死名,南斗上生籍。
抑予是何者,身在方士格。才术信纵横,世途自轻掷。
吾求仙弃俗,君晓损胜益。不向金阙游,思为玉皇客。
鸾车速风电,龙骑无鞭策。一举上九天,相携同所适。

「造化合元符」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

「造化合元符」辞典释义

◎ 造化的意思

⒈  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

《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晋 张协 《七命》:“功与造化争流,德与二仪比大。”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一:“窃谓心居中虚,治五官,心当属土;肺在上为华盖,庇覆五臟,当属火;始应天地造化。”
清 恽日初 《观王石谷画山水图歌》:“灵想寂与造化通,幽襟独写溪山照。”
柔石 《二月》十七:“他死了!造化是没有眼睛的,否则,见到妇人如此悲伤的情形,会不动他底心么?”

⒉  创造化育。

《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明於阴阳所以造化,习於先圣之道业,然而文采未极,岂惑虖当世之务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夫陶冶造化,莫灵於人。”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正是春天,又临夏暑,顷刻秋霜,逡巡冬雪。天地中造化,难晓难参。”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俯仰在天地之间呼吸乾元,造化的精神在我胸中濆涌!”

⒊  福份;幸运。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一折:“他如今不来寻你,就是你的造化了。”
清 顾禄 《清嘉录·行春》:“观者如市,男妇争以手摸春牛,谓占新岁造化。谚云:‘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著。’”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八:“反正戏票是先派出去的,咱们唱好了,是他们的造化;唱不好,活该!”

⒋  指使得福。

《西游记》第九八回:“这番造化了 八戒,便宜了 沙僧。”
《平山冷燕》第十八回:“父命讨饶,怎敢不遵。只是造化了这畜生!”
吴组缃 《山洪》三三:“嚯嚯!那个一仓一仓的!都造化 日本 人发财去了吧?”

◎ 合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合·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唐韻】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正韻】胡閣切,音盒。【說文】合口也。
【玉篇】同也。【易·乾卦】保合太和。【詩·小雅】妻子好合。
配也。【詩·大雅】天作之合。【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註】師古曰:蘗麴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爲合。鹽豉以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爲合。合者,相配耦之言耳。
會也。【禮·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註】合,會也。
聚也。【論語】始有曰:苟合矣。【註】合,聚也。
答也。【左傳·宣二年】旣合而來奔。【註】合,答也。
閉也。【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明。【註】李奇曰:祛,開散。合,閉也。
六合。【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梁元帝·纂要】天地四方曰六合。
黍名。【禮·曲禮】黍曰薌合。
【文中子·問易篇】黃帝有合宮之聽。
合黎,地名。【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
州名。【廣韻】秦爲巴郡,宋爲宕渠郡,後魏置合州,蓋涪漢二水合流之處,因以名之。
參合,代地。【史記·韓王信傳】入居參合。
鉅合在平原,合騎在高城,漢侯國。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重合縣屬勃海郡,合鄕縣屬東海郡。
合浦,郡名。見【前漢·地理志】。
【廣韻】器名。【正韻】合子,盛物器。
【廣韻】姓也。【左傳】宋大夫合左師。
子合,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西夜國王,號子合王。【後漢·西域傳】子合國,去疏勒千里。
通作闔。【戰國策】意者,臣愚而不闔於王心耶。【註】闔合同。
與郃通。【史記·魏世家】築雒隂合陽。【註】郃水之北。
【高祖功臣侯表】高祖兄仲廢爲合陽侯。
【唐韻】【正韻】古沓切【集韻】【韻會】葛合切,音閤。【廣韻】合,集也。
【集韻】兩龠爲合。【前漢·律歷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合龠爲合,十合爲升。【註】合龠一作十龠,又合者,合龠之量也。
叶許及切,音翕。【張衡·思賦】何孤行之焭焭兮,孑不羣而介立。感鸞鷖之特棲兮,悲淑人之希合。

◎ 元的意思

【子集下 • 儿】元·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2

【唐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原。【精薀】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字从二从人,仁字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在人身則爲體之長。【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爾雅·釋詁】元,始也。
【廣韻】長也。
大也。【前漢·哀帝紀】夫基事之元命。【註】師古曰:更受天之大命。
首也。【書·益稷】元首明哉。【前漢·班固敘傳】上正元服。【註】師古曰:元,首也。故謂冠爲元服。
本也。【後漢·班固傳】元元本本。
百姓曰元元。【戰國策】制海內,子元元。【史記·文帝本紀】以全天下元元之民。【註】古者謂人云善人,因善爲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公羊傳·隱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左傳註】凡人君卽位,欲其體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羅泌·路史】元者,史氏之本辭也。君卽位之一年稱元,古之史皆然。書太甲元年維元祀,虞夏有元祀之文,非春秋始爲法也。
氣也。【公羊傳註】變一爲元。元者,氣也。
正月一日曰元日。【書·舜典】月正元日。【註】朔日。
諡法,行義悅民,始建國都,主義行德,曰元。
姓。【韻會】左傳,衞大夫元咺。
後魏孝文拓拔氏爲元氏,望出河南。
【韻補】叶虞雲切,音輑。【桓譚·仙賦】呼則出故,翕則納新。夭矯經引,積氣關元。【史記·敘傳】莊王之賢,乃復國。旣赦鄭伯,班師華元。◎按新、非文韻。

◎ 符的意思

【未集上 • 竹】符·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廣韻】防無切【集韻】馮無切【正韻】逢夫切,音扶。【說文】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釋名】符,付也。書所敕命于上,付使傳行之也。【玉篇】符,符節也。分爲兩邊,各持一以爲信。【篇海】符者,輔也,所以輔信。
驗也,證也,合也。【六書音義】符之爲言扶也,兩相符合而不差也。【周禮·地官】門關用符節。【註】符節者,如今諸官詔符也。【史記·五帝紀】黃帝合符釜山。【註】合諸侯符契圭璋而朝于釜山。【高祖紀】六年,剖符行封。【孝文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竹使符。【註】張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从易也。師古曰:竹使符,與郡守各分其半,右留京師,左以與之。
符瑞。【禮·記註】萬物之符長。【疏】符謂甘露、醴泉之屬。
符籙。【帝王世紀】黃帝討蚩尤,西王母以符授之,乃立請祈之壇,親自受符。
木膚也。【山海經】丹木赤符而黑理。
書名。【黃帝泰階六符經】【隂符經】【春秋·感精符】。
官名。【前漢·趙堯傳】堯爲符璽御史。
姓。【廣韻】魯頃公之孫雅仕,秦爲符璽令,因而氏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有符離縣,犍爲郡有符縣,巴郡有符特山。【趙充國傳】匈奴發騎,旁塞至符奚盧山。【北史·隋本紀】開皇十五年,旅王符山。【山海經】符禺之山,符禺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獸名。【後漢·班超傳】月氏貢符拔。【註】符拔,形似麟而無角。
竹名。【廣東新語】雙髻峰下百十步,劉仙壇側有符竹,竹不甚高大,止數尺,葉上有文如蝸涎,如古篆籀,其行或複或單,或疎或密,葉葉不同,若今巫覡所書符者。一竹中有一葉二葉,或數十竹中無一葉,葉雖枯而文色不改。文多白,與葉色不同。山人謂之竹葉符,每以餉客。
敷無切。【史記·律書】萬物剖符甲而生。【註】符,音孚。
叶房尤切。【陳琳·大荒賦】考律歷于鳳鳥兮,問民事于九鳩。傷典墳之圯墜兮,關大聖之顯符。

总述:诗句造化合元符出自《草创大还,赠柳官迪》。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