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邛有旨苕
- 拼音
- qióng yǒu zhǐ sháo
- 平仄
- 平仄仄平
- 韵脚
- 下平二萧
- 上一句
- 防有鹊巢
- 下一句
- 谁侜予美
「邛有旨苕」的意思,全诗译文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哪见过堤上筑鹊巢,哪见过土丘长水草。谁在离间我心上人?我心里愁苦又烦恼。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哪见过庭院瓦铺道,哪见过山上长绶草。谁在离间我心上人?我心里害怕又烦恼。
「邛有旨苕」出自:《防有鹊巢》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邛有旨苕」作者: 佚名
「邛有旨苕」辞典释义
◎ 邛的意思
【酉集下 • 邑】邛·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韻會】渠容切,音蛩。【說文】地名。在濟隂縣。
又縣名。【玉篇】蜀郡有臨邛縣。【史記·司馬相如傳】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又水名。【韻會】邛水出嚴道邛崍山,入靑衣江。又丘名。【詩·風】邛有旨苕。【註】邛,丘也。又【廣韻】勞也,病也。【詩·小雅】匪其止共,維王之邛。【註】讒人不能共職,徒爲王病也。【又】我視謀猶,亦孔之邛。【註】惑於邪謀,不能斷以從善,故致亂也。又姓。【列仙傳】周有邛疏。【韻會】从邑从工。俗作卬,非。卬卽俯仰之仰。又卩與阝別。◎ 有的意思
【辰集上 • 月】有·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又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旨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旨·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古文〕【廣韻】職雉切【集韻】【韻會】軫視切,音指。【說文】美也。【書·說命】王曰旨哉。【傳】旨,美也。【詩·邶風】我有旨蓄。【傳】旨,美也。
又【正字通】凡天子諭告臣民曰詔旨,下承上曰奉旨。又【玉篇】意也,志也。【易·繫辭】其旨遠。【疏】旨意深遠。又【韻補】叶脂利切。【左思·魏都賦】蓋比物以錯辭,述淸都之閑麗。雖選言以章,徒九復而遺旨。◎ 苕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苕·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唐韻】徒聊切【集韻】【正韻】田聊切,音迢。【詩·陳風】邛有旨苕。【疏】苕苕,饒也。幽州人謂之翹,夏生,莖如勞豆而細,葉似蒺藜而靑,其莖綠色,可生食,如小豆藿。
又【詩·小雅】《苕之華》芸其黃矣。【註】陵苕,一名䑕尾,生下濕水中,七八月中花紫,似今紫草花,可染皁,煑以沐髮卽黑。又【爾雅·釋草】連,異翹。【註】一名連苕。又水名。【山海經】龍首之山,苕水出焉。又苕苕,高貌。【水經注】虎牢臨河,苕苕孤上。【張衡·西京賦】壯亭亭以苕苕。又《詩·苕之華》,徐邈讀作時饒切,同軺。
总述:诗句邛有旨苕出自《防有鹊巢》。作者是先秦诗人佚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