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月明征虏亭
- 拼音
- yuè míng zhēng lǔ tíng
- 平仄
- 仄平平仄平
- 韵脚
- 下平九青
- 上一句
- 船下广陵去
- 下一句
- 山花如绣颊
「月明征虏亭」的意思,全诗译文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小舟朝广陵驶去,明月照着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远望山花如美丽的绣颊,江上渔火像点点的流萤。
「月明征虏亭」出自:《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月明征虏亭」作者: 李白
「月明征虏亭」辞典释义
◎ 月的意思
【辰集上 • 月】月·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又【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又外國名。【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又【韻補】叶危睡切。【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又叶魚橘切。【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類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明征的意思
⒈ 明显的征验;明证。
引《书·胤征》:“圣有謩勋,明徵定保。”
孔 传:“徵,证;保,安也。圣人所谋之教训,为世明证,所以定国安家。”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邢曹进》:“吁!西方圣人,恩祐显灼,乃若是之明徵也。”
严复 《救亡决论》:“既设之后,虽学生年有出入,尚未闻培成何才,更不闻如何器使,此则北洋练兵练将,不用西法之明徵。”◎ 虏的意思
【申集中 • 虍】虏·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唐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魯。虜掠也。【漢書·晉灼註】生得曰虜,斬首曰獲。
又地名。【水經注】淄水又東逕臨淄縣故城,其外郭卽晉獻公所徙臨淄城也,世謂之虜城。【六書正譌】生得者,則以索貫而拘之,故字从毌从力。俗从男,非。◎ 亭的意思
【子集上 • 亠】亭·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7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說文】民所安定也。【釋名】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風俗通】亭,留也,行旅宿會之所館也。【東觀漢紀】衞䬃爲桂陽太守,鑿山通路,列亭置郵。
又【前漢·趙充國傳】分屯要害,冰解漕下,繕鄕亭,浚溝渠。又亭長。【後漢·百官志】十里一亭,十亭一鄕。有亭長持更板以劾賊,索繩以執賊。亭長舊名負弩,改爲亭長。或爲亭父。【揚子·方言】楚東海之閒,亭父謂之亭公。又【前漢·平帝紀】因郵亭書以聞。【註】郵亭,行書之舍,卽今驛遞。又直也。【史記·五帝紀】以征不亭。又平也,均也。【前漢·酷吏傳】張湯平亭疑法。【淮南子·原道訓】味者,甘立而五味亭。又亭亭,山名,在泰山下。【史記·封禪書】黃帝封泰山,禪亭亭。又亭亭,聳立貌。【太公·兵法】高山盤石,其上亭亭。又【黃庭經】九原之山何亭亭。【註】猶心也。又亭毒,化育也。【老子·道德經】亭之毒之。【註】亭謂品其形,毒謂成其質。又亭午。【孫綽·遊天台山賦】羲和亭午,游氣高褰。【註】亭,至也。午,日中也。游氣,海氣也。褰,開也。言氣開見日也。一曰亭午卽直午之義。又【古今注】蜻蜓一名靑亭,色靑而大者是也。又水止曰亭。與渟同。【前漢·西域傳】其水亭居。又【韻補】叶徒陽切。【班固·高祖泗水亭】寸木尺土,無竢斯亭。揚威斬蛇,金精摧傷。
总述:诗句月明征虏亭出自《夜下征虏亭》。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