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壮日苦曾惊岁月
- 拼音
- zhuàng rì kǔ céng jīng suì yuè
- 平仄
- 仄仄仄平平仄仄
- 韵脚
- 入声六月
- 下一句
- 长年都不惜光阴
「壮日苦曾惊岁月」出自:《岁暮道情二首》
壮日苦曾惊岁月,长年都不惜光阴。
为学空门平等法,先齐老少死生心。
半故青衫半白头,雪风吹面上江楼。
禅功自见无人觉,合是愁时亦不愁。
为学空门平等法,先齐老少死生心。
半故青衫半白头,雪风吹面上江楼。
禅功自见无人觉,合是愁时亦不愁。
「壮日苦曾惊岁月」作者: 白居易
「壮日苦曾惊岁月」辞典释义
◎ 壮的意思
【丑集中 • 士】壮·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4
【廣韻】【集韻】【韻會】側亮切【正韻】側况切,莊去聲。【說文】大也。
又彊也,盛也。【爾雅·釋天】八月爲壯。【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壯。【禮·曲禮】三十曰壯。【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壯。又【史記·趙后傳】額上有壯髮。【師古曰】俗呼圭頭是也。又【前漢·食貨志】貝有五種,一曰壯貝。又傷也。【郭璞曰】淮南呼壯爲傷。又醫用艾灸,一灼謂之壯。又側羊切,音莊。亦姓。【晉語】趙子問賢人,得壯馳兹。又【伏滔·望濤賦】宏濤於是鬱起,重流於是電驤。起沙渟而迅邁,觸橫門而克壯。俗从土作壯,省作壮,非。◎ 日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日·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又【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又【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又【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又【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又【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又【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苦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苦·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音䇢。【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又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又【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又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盭。又【類篇】急也。又【博雅】悵也。又【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又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又姓。大夫苦成,見《國語》。又【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又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又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曾的意思
【辰集上 • 曰】曾·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唐韻】昨稜切【集韻】【韻會】徂稜切,音層。【說文】詞之舒也。从八从曰聲。【九經字樣】曾从。,古文窻字。下从曰,上从八,象氣之分散也。經典相承,隷省作曾。【詩·大雅】曾莫惠我師。【論語】曾是以爲孝乎。【孟子】爾何曾比予於是。
又【廣韻】經也。【增韻】嘗也。【韻會】乃也,則也。又與層通。【後漢·張衡傳】登閬風之曾城兮。【文選】作層城。又【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音增。【書·武成】惟有道曾孫周王發。【爾雅·釋親】王父之考爲曾祖,孫之子爲曾孫。【註】曾,猶重也。又【左傳·襄十八年】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註】曾臣,猶末臣。【疏】曾祖曾孫者,曾爲重義。諸侯之於天子,無所可重。曾臣猶末臣,謙之意耳。又【楚辭·九歌】翾飛兮翠曾。【註】曾,舉也。又與橧同。【禮·禮運】夏則居橧巢。【釋文】橧,本又作曾。又與增同。【孟子】曾益其所不能。【孫奭·音義】曾當讀作增。又姓。【姓氏急就篇】曾氏出於鄫,姒姓,莒滅鄫,子孫在魯者別爲曾氏。【孫奕·示兒編】曾字除人姓及曾孫外,今學者皆作層字音讀。然經史無音,止當音增。【韻會】今詳曾字有音者,合從本音。餘無音者從層音,亦通。◎ 惊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惊·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
又【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驚)【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又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岁月的意思
⒈ 年月。泛指时间。
引《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 江 淮 閒,犹可得延岁月之寿。”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岁月如流,零落将尽。”
唐 白居易 《重赋》诗:“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此事须从容图之,只要成就,莫论岁月。”
鲁迅 《书信集·致沉兼士》:“稍积岁月,倘得修正,当奉览也。”⒉ 指短时间。
引《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诸 田 宗彊,负海阻 河 济,南近 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
《新唐书·薛收传》:“两贼连固,则 伊洛 间胜负未可岁月定也。”
孙中山 《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各国发明机器者,皆积数十百年始能成一物,仿而造之者,岁月之功已足。”
总述:诗句壮日苦曾惊岁月出自《岁暮道情二首》。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