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宫草微微承委佩

诗句
宫草微微承委佩
拼音
 gōng cǎo wēi wēi chéng wěi pèi
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
去声十一队
上一句
春殿晴曛赤羽旗
下一句
炉烟细细驻游丝

「宫草微微承委佩」出自:《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掖门在两旁如人之臂掖)》

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宫草微微承委佩
炉烟细细驻游丝。云近蓬莱常好色,雪残鳷鹊亦多时。
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

「宫草微微承委佩」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宫草微微承委佩」辞典释义

◎ 宫的意思

【寅集上 • 宀】宫·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7

【唐韻】居戎切【集韻】【韻會】居雄切【正韻】居中切,音弓。【說文】室也。从宀,躳省聲。【白虎通】黃帝作宮室,以避寒暑。宮之言中也。【釋名】宮,穹也。屋見垣上穹隆然也。【詩·大雅】雝雝在宮。【周禮·內宰六宮註】婦人稱寢曰宮。宮者,隱蔽之言,天子謂之六寢。
【禮·儒行】儒有一畝之宮。【註】宮,牆垣也。【儀禮·士昏禮】母戒女曰:夙夜無違宮事,古者貴賤所居,皆得稱宮,至秦始定爲至尊所居之稱。
宗廟亦曰宮。【詩·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宮。【孔氏曰】可以奉祭祀曰事,祭必於宗廟曰宮,互見其義也。
學名。【禮·曲禮】諸侯曰頖宮。【註】謂半於天子之宮也。
官名。【周禮·天官】宮正掌王宮之戒令糾禁。
五音中聲曰宮。【前漢·律歷志】宮,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倡始施生,爲四聲綱。【史記·樂書】宮,土音,聲出於,合口而通之,其性圓而居中。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爲宮也。【註】宮爲君主之義,當其爲宮,五聲皆備。
腐曰宮。【書·呂宮辟註】宮,淫,次死之也。【禮·文王世子】公族無宮,不翦其類也。
環也。【爾雅·釋山】大山宮,小山霍。【註】宮謂圍繞之。禮記曰:君爲廬宮之是也。
【周禮·春官·小胥】正樂縣之位,天子宮縣。【註】宮縣,四面縣也。
姓。左傳虞宮之奇,戰國宮佗。
北宮,南宮,俱複姓。
守宮,木名。【爾雅·釋木】守宮,槐。
守宮,蜥蜴名,別作。
叶古黃切,音光。【班固·張敖銘】功成德立,襲封南宮。垂號萬期,永保無疆。
叶古元切,音涓。【黃庭經】自高自下皆眞人,玉堂絳宇盡元宮。人音然。

◎ 草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草·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古文〕屮【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音懆。【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書·禹貢】厥草惟繇。【詩·小雅】在彼豐草。【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註】草艾,謂艾取草也。【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註】草,粗也。
【篇海】苟曰草草。【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註】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其禮也。【疏】草次,猶造次也。
【詩·小雅】勞人草草。【傳】草草,勞心也。
【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註】謂爲文之草藳。【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後漢·寵傳】蕭何草律。
【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姓。【正字通】草中。
【韻補】脞五切,徂上聲。【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此苟切,凑上聲。【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

◎ 微微的意思

⒈  微贱;幼小;渺小。

《汉书·韦贤传》:“微微老夫,咨既迁絶,洋洋 仲尼,视我遗烈。”
三国 魏 曹植 《武帝诔》:“茫茫四海,我王康之。微微 汉 嗣,我王匡之。”
晋 傅咸 《申怀赋》:“微微小子。”

⒉  隐约;淡远。

南朝 梁 沉约 《刘真人东山还》诗:“连峯竟无已,积翠远微微。”
唐 陈子昂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诗:“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⒊  轻微;稍微。

明 张煌言 《立秋同诸子限韵》:“清露微微沾薜荔,凉风淡淡拂松杉。”
叶圣陶 《隔膜·欢迎》:“他那平滑的脸上微微露出轻视的笑。”

⒋  犹蒙蒙。

三国 魏 曹植 《诰咎文》:“遂乃沉阴坱圠,甘泽微微,雨我公田,爰暨于私。”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期云生西北,雾起东南,落下微微细雨。”

⒌  幽静貌。

《文选·张衡<南都赋>》:“章陵 鬱以青葱,清庙肃以微微。”
李善 注:“微微,幽静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竦肃肃以静謐,密微微其清闲。”
《隋书·音乐志上》:“神宫肃肃,灵寝微微。”

⒍  主单位的一万亿分之一。

如:微微法拉。

◎ 承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承·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唐韻】署陵切【集韻】【韻會】辰陵切,音丞。【說文】奉也。【書·說命】后克聖,臣不命其承。【詩·小雅】承筐是將。
受也。【禮·禮運】是謂承天之祜。【疏】受天之福也。
【增韻】下載上也。【易·坤彖】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尚書·大傳】庶人有石承。【註】屋柱下石也。
【廣韻】次也。【左傳·昭十三年】同盟于平丘,子產爭承。【註】承貢賦之次也。
繼也。【詩·小雅】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疏】新故相承,無彫落也。
止也。【詩·魯頌】則莫我敢承。【疏】無有於我敢禦止之者。
通丞。【左傳·哀十八年】楚右司馬子國帥師而行,請承。【註】承,佐也。
州名。漢牂柯郡地,宋置承州。
姓。【後漢·承宮傳註】承姓,衞大夫成叔承之後。
【正韻】時征切,音成。義同。
【集韻】諸仍切,音蒸。水名。【前漢·地理志】長沙國承陽縣。【註】承水,出零陵永昌縣界,東流注湘。
【集韻】【韻會】持陵切,音懲。【左傳·哀四年】蔡昭侯如吳,諸大夫恐其又遷也,承。【註】承,蓋楚言。
【集韻】【類篇】蒸上聲,與抍通。【列子·黃帝篇】孔子觀於呂梁,見一丈夫游之,使弟子流而承之。【註】出溺爲承。直作拯。
【韻會】【正韻】昨亙切,音贈。猶送也。【禮·文王世子】賵賻承含,皆有正焉。【註】承讀爲贈,聲之誤也。
【集韻】【韻會】諸應切,音證。縣名。【前漢·地理志】東海郡承縣。【註】應劭讀。
叶辰羊切,音常。【班固·高祖泗水亭】休勳顯祚,永永無疆。於皇舊亭,苗嗣是承。【集韻】或作。
作氶。

◎ 委的意思

【丑集下 • 女】委·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廣韻】於詭切【集韻】【韻會】鄔毀切,音骫。任也,屬也。【莊子·知北遊】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子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左傳·昭元年】徐吾犯之妹美,公孫黑强委禽焉。
頓也。【唐書·杜遜能傳】書詔雲委。【蘇頲傳】詔書塡委。
棄置也。【孟子】委而去之。
本曰原,末曰委。【禮·學記】或原也,或委也。
端委,禮衣。【左傳·昭元年】劉子謂趙孟曰:吾與子弁冕端委。
宛委,山名,在會稽東南。【汲冢周書】禹登宛委山,發金之書,得通水之理。
姓。【風俗通】太原太守委進。
【集韻】於僞切,音萎。委積牢米薪蒭之總名。少曰委,多曰積,委積以待施惠。
籠貨物之府。漢少府有屬官,郡置轉輸,開委府于京師,以籠貨物。
【廣韻】於爲切【集韻】邕危切,音逶。雍容自得之貌。【詩·召南】委蛇委蛇。【鄘風】委委佗佗。【說文】委,隨也。从女从禾。【徐鉉曰】曲也。从禾垂穗,委曲之貌。

◎ 佩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佩·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6

【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悖。【釋名】佩,倍也。言其非一物,有陪貳也。一德佩,一事佩。【詩·鄭風】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傳】雜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類。【左傳·閔二年】晉狐突曰:佩衷之旗也。【禮·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又】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玉,大夫佩水蒼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瓀玫。【又】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
【論語】去喪無所不佩。
【白虎通】農夫佩耒耜,工匠佩斧,婦人佩鍼縷。
水縈紆謂之佩。【水經注】鮑丘水北佩謙澤,眇望無垠。
蘭渠川水出自北山,帶佩衆溪南流注于渭。
叶蒲眉切,音裴。【詩·秦風】何以贈之,瓊瑰玉佩。叶上思。
叶蒲邁切,音敗。【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能音柰。【說文】大帶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巾謂之飾。【徐鉉曰】俗別作珮,非。

总述:诗句宫草微微承委佩出自《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掖门在两旁如人之臂掖)》。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