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庭前阶上何所有
- 拼音
- tíng qián jiē shàng hé suǒ yǒu
- 平仄
- 平平平仄平仄仄
- 韵脚
- 上声二十五有
- 上一句
- 早衙才退暮衙催
- 下一句
- 累囚成贯案成堆
「庭前阶上何所有」出自:《舒员外游香山寺数日不归兼辱尺书大夸胜事…长句以赠之》
碧云合处佳人来。酡颜一笑夭桃绽,清吟数声寒玉哀。
轩骑逶迟棹容与,留连三日不能回。白头老尹府中坐,
早衙才退暮衙催。庭前阶上何所有,累囚成贯案成堆。
岂无池塘长秋草,亦有丝竹生尘埃。今日清光昨夜月,
竟无人来劝一杯。
「庭前阶上何所有」作者: 白居易
「庭前阶上何所有」辞典释义
◎ 庭的意思
【寅集下 • 广】庭·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7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亭。【說文】宮中也。【玉篇】庭,堂階前也。【易·節卦】不出戸庭,无咎。【周禮·天官·閽人】掌埽門庭。
又官名。【周禮·秋官】庭氏。【註】主射夭鳥,令國中淸潔如庭者也。又【爾雅·釋詁】直也。【疏】庭條,直也。【詩·小雅】播厥百穀,旣庭且碩。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庭州,貞觀十四年置,長安二年,爲北庭都護府,有後庭縣。【廣韻】卽漢車師後王庭之地,本烏孫國土,其前王庭,卽交河縣也。又天庭,星名。【石氏星傳】龍星左角曰天田,右角曰天庭。又洞庭,湖名。【楚辭·九歌】洞庭波兮木葉下。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太湖中有包山,山下有洞庭穴道,濳行水底去,無所不通,號爲地脉。又山庭。【任昉王文憲集序】山庭異表。【註】論語摘輔像曰:子貢山庭斗繞口,謂面有山庭,言山在中,鼻高有異相也。又【集韻】他定切,音聽。【增韻】逕庭,隔遠貌。【莊子·逍遙遊】大有逕庭。又叶徒陽切,音近長。【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馳辭對我策,章句何煒煌。禮終樂亦闋,相拜送於庭。◎ 前的意思
【子集下 • 刀】前·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7
〔古文〕歬【唐韻】昨先切【集韻】【韻會】【正韻】才先切,音錢。【增韻】前,後之對。
又進也。【廣韻】先也。又【禮·檀弓】我未之前聞也。【註】猶故也。又【儀禮·特牲】祝前主人降。【註】前猶導也。又【集韻】【韻會】【正韻】子淺切,湔上聲。【說文】齊斷也。俗作剪。又【正韻】淺黑色。【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註】前,讀爲緇翦之翦。淺黑也。又【韻補】叶慈鄰切,淨平聲。【劉向·九歎】陸魁堆以蔽視兮,雲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而廹身。◎ 阶的意思
【戌集中 • 阜】阶·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9
【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皆。【說文】陛也。【玉篇】登堂道也,級也。【書·大禹謨】舞干羽于兩階。
又【釋名】階,梯也,如梯之有等差也。【禮·喪大記】復有林麓,則虞人設階。無林麓,則狄人設階。【註】階,所乗以升屋者,梯也。又【易·繫辭】言語以爲階。【詩·大雅】誰生厲階。又【禮·少儀】不得階主。【註】階,上進者。【疏】階是等級。人升階,必上進,故以階爲上進。又星名。【前漢·東方朔傳】願泰階六符。【註】泰階,三台也。又官階。【南史·張融傳】融不知階級,階級亦可不知融。【唐書·百官志】文階二十八階,武階二十一階。又烏階,草名。【爾雅·釋草註】欔,一名烏階。又州名。【韻會】西戎別種,白馬氐地,魏武州,唐攺階州。又叶居夷切,音基。【詩·小雅】彼何人斯,居河之麋。無拳無勇,職爲亂階。又【大雅】懿厥哲婦,爲梟爲鴟。婦有長舌,維厲之階。又叶堅奚切,音稽。【班固·西都賦】雖輕迅與僄狡,猶愕眙而不能階。攀井幹而未半,目眴轉而意迷。◎ 上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上·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2
〔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又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又【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又【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又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又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何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何·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5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又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所有的意思
⒈ 领有,占有。
引《北史·慕容绍宗传》:“神武 仍加恩礼,所有官爵并如故,军谋兵略,时参预焉。”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把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⒉ 指领有的东西。
引《孟子·公孙丑下》:“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无是公 言天子 上林 广大,山谷水泉万物,及 子虚 言 楚 云梦 所有甚众,侈靡过其实,且非义理所尚。”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蓟子训 ﹞曰:‘远来无所有,示致微意。’”
《红楼梦》第十三回:“贾珍 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徐迟 《财神和观音》:“从社会生活的最大的企业到人民生活中最小的一只绣花针……全是他自己的所有。”⒊ 尚有。
引《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江陵 去 扬州,三千二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⒋ 整个;全部。
引《水浒传》第八五回:“﹝ 宋江 ﹞指着 卢俊义 説道:‘兄弟,所有 宋 朝赏罚不明,姦臣当道,谗佞专权,我已顺了 大辽 国主。’”
艾青 《黎明的通知》诗:“打开所有的窗子来欢迎;打开所有的门来欢迎。”⒌ 有个。
引《五代史平话·汉史上》:“所有 成保 幼小,叔叔若可收留,幸为养他成丁。”
《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十八:“所有 建寧 太守 雍闓,乃 汉 朝 雍齿 之后,先祖曾为 什方侯,今结连 孟获 造反。”
《水浒传》第四五回:“杨雄 道:‘此间有三个村坊结并,所有 东村 李大官人,前日已被 祝彪 那廝射了一箭,见今在庄上养病。’”
总述:诗句庭前阶上何所有出自《舒员外游香山寺数日不归兼辱尺书大夸胜事…长句以赠之》。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