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秋水莲花三四枝

诗句
秋水莲花三四枝
拼音
 qiū shuǐ lián huā sān sì zhī
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
上平四支
下一句
我来慷慨步迟迟

「秋水莲花三四枝」出自:《古剑池》

秋水莲花三四枝,我来慷慨步迟迟。
不决浮云斩邪佞,直成龙去欲何为。

「秋水莲花三四枝」作者:

来鹄(?─883),豫章(在今江西省南昌附近)人。咸通(860─873)年间举进士而不第。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其诗多描写旅居愁苦的生活,也有表现民间疾苦的人民性很强的作品。《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

「秋水莲花三四枝」辞典释义

◎ 秋水的意思

⒈  秋天的江湖水,雨水。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 河。”
南朝 齐 陆厥 《中山王孺子妾歌》:“岁暮寒飇及,秋水落芙蕖。”
唐 王勃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宋 王安石 《散发一扁舟》诗:“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
清 王士禛 《樊圻画》诗:“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似 瀟湘。”
峻青 《黎明的河边》:“你听,哇--哇--,秋水下来就是这么响。”

⒉  比喻明澈的眼波。

唐 白居易 《宴桃源》词:“凝了一双秋水。”
元 赵雍 《人月圆》词:“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秋水。”

⒊  比喻清朗的气质。

唐 杜甫 《徐卿二子歌》:“大儿九龄色清彻,秋水为神玉为骨。”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之一:“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
赵细琼 《木兰花慢·<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词:“怎秋水文情,春山媚嫵,都属氤氲。”

⒋  形容剑光冷峻明澈。

前蜀 韦庄 《秦妇吟》:“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剑横秋水,靴踏狻猊。”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万金寳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⒌  比喻明净的镜面。

唐 鲍溶 《古鉴》诗:“曾向春窗分绰约,误迴秋水照蹉跎。”

⒍  琴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弹秋水》诗:“信意弹《秋水》,清商促軫成。”

◎ 莲花的意思

⒈  亦作“莲华”。

⒉  即荷花。参见“荷花”。

《北堂书钞》卷一三七引 汉 应劭 《风俗通》:“舟漂汎似散莲花。”
南朝 梁 江淹 《莲华赋》:“余有莲花一池,爱之如金。”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花城》1981年第6期:“莲花,是人们自古以来不厌其烦地吟咏的题材。”

⒊  喻佛门的妙法。

明 李贽 《观音问》:“若无国土,则 阿弥陀佛 为假名,莲华为假相,接引为假説。”

⒋  剑名。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角端在手,必无 齐 鲁 之侵;莲花插腰,甚得蛟龙之气。”

◎ 三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三·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2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法志】秦造參夷之誅。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 四枝的意思

⒈  同“四肢”。

《逸周书·武顺》:“左右手各握五,左右足各履五,曰四枝。”
孔晁 注:“四枝,手足。”
《管子·内业》:“耳目聪明,四枝坚固。”
《庄子·达生》:“齐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总述:诗句秋水莲花三四枝出自《古剑池》。作者是唐朝诗人来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