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相去三千里
- 拼音
- xiāng qù sān qiān lǐ
- 平仄
- 平仄平平仄
- 韵脚
- 上声四纸、去声四寘
- 下一句
- 闻蝉同此时
「相去三千里」出自:《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
相去三千里,闻蝉同此时。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相去三千里」作者: 刘禹锡
「相去三千里」辞典释义
◎ 相去的意思
⒈ 相距;相差。
引《汉书·食货志上》:“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
《晋书·王祥传》:“吾等 魏 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
宋 曾巩 《答范资政书》:“而拜别朞年之间,相去数千里之远,不意阁下犹记其人。”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据 达夫 口述,则他们所答应者,和我所提出的相去并不远。”◎ 三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三·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2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又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法志】秦造參夷之誅。與三同。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千的意思
【子集下 • 十】千·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1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又【廣韻】漢複姓。又【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里的意思
【酉集下 • 里】里·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0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又山名。【史記·封禪書註】高里山,在泰山下。又【五代史·附錄】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註】沒里者,河也。又古夫稱妻曰鄕里。【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又【正韻】漢制:長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式,然後可以傳衆方。【註】里,讀爲已,聲之誤也。【釋文】里,音以。
总述:诗句相去三千里出自《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