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言秣其马

诗句
言秣其马
拼音
 yán mò qí mǎ
平仄
平仄平仄
韵脚
上声二十一马
上一句
之子于归
下一句
汉之广矣

「言秣其马」的意思,全诗译文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南山乔木大又高,树下不可歇阴凉。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荆条。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蒌蒿。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言秣其马」出自:《汉广(南有乔木)》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1]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2]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言秣其马」作者: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编集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

「言秣其马」辞典释义

◎ 言的意思

【酉集上 • 言】言·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糾萬民,七曰造言之。【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士載言。【註】言,謂會同要盟之辭。
一句爲一言。【左傳·定四年】趙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論語】一言以蔽之。
一字爲一言。【戰國策】臣請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猶議也。【屈原·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號令也。【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助語辭。【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註】語辭也。
【爾雅·釋詁】言,我也。【詩·周南】言告師氏。【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博雅】問也。【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註】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廣雅】從也。
【釋名】委也。
言言,高大貌。【詩·大雅】崇墉言言。【註】高大也。
簫名。【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註】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韻會】或作䇾。
官名。【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唐書·高祖紀】攺納言爲侍中。
幘名。【後漢·輿服志】幘者,賾也。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地名。【詩·國風】出宿于干,飮餞于言。【傳】適衞所經之地也。
山名。【隋書·地理志】郉州內丘縣有千言山。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州、縣名。【宋史·劉翊傳】有言州。【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人言,砒石別名。【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隱信字爲人言。
姓。【潛夫論】桓叔之後有言氏,韓後姬姓也。
複姓。【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正韻】夷然切,音延。義同。
【集韻】牛堰切,音。訟也。
【集韻】【正韻】魚巾切,音銀。和敬貌。【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言言,與誾誾同,意氣和悅貌。【集韻】亦作訢。
叶眞韻。【韓愈·孔戣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叶五剛切,音昂。【詩·商頌】鬷假無言。叶上羹平,下爭彊。羹音郞,平音旁,爭音章。
叶五姦切,音顏。【古詩】四座且莫諠,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叶魚戰切,音彥。【楊修·節遊賦】迴旋詳觀,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載笑載言。【說文】本作。从口,䇂聲。䇂,辠也,犯法也。【釋名】言之爲䇂也,寓戒也。鄭樵曰:言从舌从。,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

◎ 秣的意思

【午集下 • 禾】秣·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5

【唐韻】莫撥切,音末。【說文】食馬穀也。本作䬴。今借作秣。【詩·周南】言秣其馬。【傳】秣,養也。【周禮·天官·大宰】芻秣之式。【註】芻秣,養牛馬禾穀也。
地名。【前漢·地理志】丹陽郡有秣陵縣。
【集韻】莫佩切,音昧。飼也。【詩·小雅】乗馬在廐,摧之秣之
叶莫結切,音蔑。【張載·七命】煢嫠爲之擗標,孀老爲之嗚咽。王子拂纓而傾耳,六馬噓天而仰秣。

◎ 其的意思

【子集下 • 八】其·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6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 马的意思

【亥集上 • 馬】马·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正韻】莫下切【集韻】【韻會】母下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
《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註: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
【趣馬】掌贊正良馬。
【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
【廋人】掌十二閑之政敎以阜馬。【圉人】掌芻牧以役圉師。
司馬,官名。【周禮·夏官·大司馬註】謂總武事也。
【淸夜錄】漢制,卿駟馬右騑。【前漢·東方朔傳】太守,駟馬駕車,一馬行春。【衞宏·輿服志】諸侯四馬,駙以一馬。【南史·柳元策傳】兄弟五人,爲太守。時人語曰:柳氏門庭,五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稱五馬大夫。
田野浮氣曰野馬。【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日光也。一曰遊絲水氣。
陽馬。【何晏·景福殿賦】承以陽馬,接以圓方。【註】陽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連接或圓或方也。
投壺勝算曰馬。【禮·投壺】爲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旣立,請慶多馬。【註】立馬者,取算以爲馬,表其勝之數也。謂算爲馬者,馬爲威武之用,投壺及射,皆以習武也。
【字彙補】打馬,彈碁類也。朱李易安有打馬圖。
地名。馬陘,齊邑。馬陵,鄭地。見【左傳】。
天馬,獸名。有翼能飛。
竈馬,蟲名。【酉陽雜俎】狀似促織,好穴竈旁。今俗呼竈雞。
馬勃,草名。【正字通】生濕地腐木上,一名馬疕。韓愈所云牛溲馬勃,兼收蓄是也。
海馬,魚名。牙骨堅瑩,文理細如絲,可制爲器。
姓。【姓苑】本伯益之後,趙奢封馬服君,遂氏焉。
司馬、巫馬、乗馬,皆複姓。【前漢·溝洫志】諫大夫乗馬延年。【孟康曰】乗馬,姓也。
【風俗通】有白馬氏。
馬流。【兪益期曰】馬援立銅柱,岸北有遺兵,居壽冷岸,南對銅柱,悉姓馬,號曰馬流。【方隅勝略】謂馬人散處南海,謂之馬流。【韓愈詩】衙時龍戸集,上日馬人來。【註】卽馬流也。一作馬留。
門名。【前漢·項籍傳註】宮垣內兵衞所在,四面皆有司馬,以主事,故總稱司馬門。
【公孫弘傳註】武帝時,相馬者東門京作銅馬法,立於魯般門外,更名金馬門。
亭名。謝靈運爲永嘉太守,以五馬自隨,立五馬亭。
【集韻】滿補切,音姥。義同。【前漢·石慶傳】馬字與尾當五。【師古曰】馬字,下曲者尾,幷四點爲足,凡五。

总述:诗句言秣其马出自《汉广(南有乔木)》。作者是先秦诗人诗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