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闭户著书多岁月

诗句
闭户著书多岁月
拼音
 bì hù zhù shū duō suì yuè
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
入声六月
上一句
东家流水入西邻
下一句
种松皆作老龙鳞

「闭户著书多岁月」的意思,全诗译文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吕逸人隐居之地方,与尘俗世事隔绝。我专程来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来访未遇主人,参观主人的住地环境何必询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内一样,东邻流动的水流入西边邻居。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主人在这里著书立说的时问已经很长了,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经很老了,树的表皮都象龙鳞一样。

「闭户著书多岁月」出自:《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闭户著书多岁月」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九岁知属辞,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在今山东境内)司功参军。宰相张九龄执政时,王维被提拔为右拾遗,转…

「闭户著书多岁月」辞典释义

◎ 闭户的意思

⒈  指人不预外事,刻苦读书。

《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闭户自精,开卷独得。”
李善 注引《楚国先贤传》:“孙敬 入学,闭户牖,精力过人,太学谓曰‘闭户生’。”
南朝 梁 王僧孺 《太常敬子任府君传》:“下帷闭户,投斧悬梁。”
清 张穆 《与陈颂南书》:“窃见先生年来日以招呼名士为事,苟有闻於世,必宛转引为同类,从无闭户自精、读书味道之时。”

◎ 著书的意思

⒈  撰写著作。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 尹喜 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 老子 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贄 居 忠州 十餘年……避谤不著书,习医方。”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庄尚志 ﹞此时已将及四十岁,名满一时。他却闭户著书,不肯妄交一人。”
冰心 《空巢》:“你退休了,正可以得闲著书了。”

◎ 多的意思

【丑集下 • 夕】多·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
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
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
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
荒俗呼父爲阿多。【唐書·德宗紀】正元六年,回紇可汗謝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
姓。漢多軍,多卯,宋多岳。
梵語吃栗多,華言賤人。底栗多,華言畜生。
樹名。貝多樹,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冬不凋,見【酉陽雜俎】。
南印建那補羅國北有多羅樹,株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采用之。見【西域記】。
叶都牢切,音刀。【蘇轍·巫山廟詩】歸來無恙無以報,山下麥熟可作醪。神君尊貴豈待我,再拜長跪神所多。
【詩·魯頌】享以騂犧,是饗是宜,降福旣多。【正字通】朱傳,犧,虛宜虛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當何二反。字彙專叶音趨,不知詩有二反也。○按朱子意,若从上虛宜切之犧,牛奇切之宜,則當何切之多宜叶章移切,音貲。若从下多字叶,則犧叶虛何切,音呵,宜叶牛多切,音哦。一在支韻止攝,一在歌韻果攝,《字彙》叶逡須切,音趨,錯入虞韻遇攝,《正字通》譏《字彙》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錯入虞韻,幷不知一反也。【說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

◎ 岁月的意思

⒈  年月。泛指时间。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 江 淮 閒,犹可得延岁月之寿。”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岁月如流,零落将尽。”
唐 白居易 《重赋》诗:“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此事须从容图之,只要成就,莫论岁月。”
鲁迅 《书信集·致沉兼士》:“稍积岁月,倘得修正,当奉览也。”

⒉  指短时间。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诸 田 宗彊,负海阻 河 济,南近 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
《新唐书·薛收传》:“两贼连固,则 伊洛 间胜负未可岁月定也。”
孙中山 《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各国发明机器者,皆积数十百年始能成一物,仿而造之者,岁月之功已足。”

总述:诗句闭户著书多岁月出自《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

(0)